ENG

建議北都區發展成立招商辦 助力吸資引才(龍漢標) – 評論文章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政府着力提速、提效,將北都區從一張藍圖變成香港的實景。北都區的成功發展,除了基建、項目配套需要盡早落成之外,更重要是政府如何做好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企業、專業人才進駐,是北都區成功的重要關鍵。

要吸引內地的龍頭企業、跨國商業機構,以至具備創新、創意的中小企業和人才遷入北都區,完善的基礎建設是必備條件,同時政府的招商引資策略亦同樣重要。招商引資、吸納專才,可行的措施、政策有很多,如舉辦招商展覽、提供稅務優惠、租金減免,以至簡化內地專才來港簽證等等。種種政策都需要特區政府來統籌整合,方能達到最佳效果。

因此,政府有必要考慮成立招商辦,進行全球招商引資,統籌政策和資源,接觸和了解海內外金融、科技、物流等企業、專才的需要和關注,從而制定招商納才的政策。一個新發展區的成功要素,既需要完善的硬件,即基礎建設配套,再需加上先進軟件,就是人才和商業機構去營運操作,兩者並重,方為致勝之道。

灣區其他城市招商經驗可借鏡

香港鄰近的灣區其他城市,有不少新發展的工業園、科技園、自貿區等等,都以靈活政策積極招商引資,吸納各方人才。它們既是香港的灣區合作夥伴,當地政府在招商引資、吸納專才的進取策略,亦是特區政府在北都區發展上招商引資、取經的對象。

就以近年致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南沙發展區為例,當地政府多項政策出台吸引外資和人才進場。南沙區政府去年舉辦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會,邀請過百家海內外和香港企業參與,會上共簽署了百多項,總額過千億的投資項目。南沙區政府亦以租務優惠吸引外資,將產業園、保稅倉等整體租金水平降低超過15%,同時租賃期限最高延長至12年。至於吸納人才方面,策略就更為進取,新落戶南沙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生,可以獲得3至12萬元的生活補貼,於南沙就業的港澳青年,3年最高更可獲51萬元獎補資金。

若看近一點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政府招商局派出招商團隊走訪大灣區的佛山、惠州、東莞及香港等多個城市,與重點企業面對面推廣澳琴營商優勢。再看香港長期的競爭對手新加坡,政府推出「製造業發展與擴張優惠計劃」「DEI(Mfg)」,針對高科技研發、具競爭力和能夠帶動當地產業的企業,提供多項稅務優惠,吸引海內外企業積極投資,帶動經濟發展。這些例子都表現出當地政府積極進取的態度,深明以務實政策引資留才,在講求合作但又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是長遠致勝策略。

招商引資、吸納人才,是北都區發展的必須條件,政府與社會積極討論如何加快片區開發之際,政府亦必須以積極務實的思維和政策,考慮成立招商辦,制定招商策略,為北都區未來發展作好準備。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