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多年來銳意將九龍東打造成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當中啟德新發展區正是核心的文化、體育及旅遊樞紐。如今,可容納五萬名觀眾的啟德體育園世界級主場館已落成啟用,啟德郵輪碼頭亦將於今年內重新招標,力求新氣象,而啟德「青年驛站」旅舍亦即將於今年十月投入營運,啟德發展區正值關鍵時刻。然而,若這些地標各自獨立運作,欠缺協調聯動,猶如「孤島」,將難以盡顯優勢。要真正釋放啟德的潛力,政府與各方持份者必須群策群力,建立協同聯動機制,才能令區內各大地標發揮最大效益,為啟德區帶來持續的人流和活力。
啟德體育園正式投入使用,首批演唱會及賽事總計吸引數以十萬人次的觀眾入場,場面墟冚,足見其吸引力。惟現實問題是,活動落幕之後,如何吸引龐大的觀眾群在區內進一步旅遊消費,有效承載及延續活動所帶來的人氣?
體育園場面旺 郵輪碼頭冷清
另一邊廂,啟德郵輪碼頭自啟用以來,營運情況一直未符預期。雖然去年泊位使用率回復到 2019 年水平,但商戶空置處處,碼頭一帶人迹沓沓,殊為可惜。政府在今年即將為碼頭營辦商重新招標,表明招標時將評核營辦商往績以及未來策略的「新亮點」,反映當局期望新的營運商更積極有為。
青年驛站可引進活力
由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建的「青年驛站」旅舍,即將於今年十月開始營運,未來五年計劃籌辦六十項活動,包括文化表演、創意市集、工作坊及藝術展等,並將與各國領事館合辦國際文化節,務求將青年驛站發展成連結國際、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創新青年樞紐。但如何將青年旅客及人流有效引導至郵輪碼頭,並與體育園產生協同效應,是在配套政策上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要徹底釋放啟德地標的協同潛力,筆者有三方面建議:第一,中短期內加強區內接駁交通。政府規劃中啟德綠色運輸系統最快2031 年才啟用,希望當局能致力提速,加快通車。同時在短期內增加啟德發展區一帶的巴士及小巴服務;研究增設水上的士航線,連接啟德體育園、郵輪碼頭及維港兩岸,方便遊客及市民往來各區及啟德各設施,提升區內人流流動,引導體育園觀眾及青年旅舍旅客到訪碼頭及周邊地區,形成良性循環。
加強聯動三建議
其次,推動節慶活動經濟。青年驛站已訂下「五年六十項活動」的目標,政府及各營運商亦可攜手規劃全年節慶活動,吸引及留住區內人流。更可參考海外成功經驗,推出結合體育園活動門票、青年驛站及碼頭消費的套票優惠,提升遊客體驗,令三方共同受惠。
第三,政府在啟德郵輪碼頭重新招標時,應在標書文件加入具體條款,要求投標者提交清晰方案,例如在淡季善用碼頭場地舉辦活動,與青年驛站、體育園及區內商戶合作推廣活動,並以此作為評分重點。此舉能推動新營運商發展多元業務,不再單靠郵輪服務,更要服務不同類型的旅客及市民,善用碼頭空間。
打造新體育文化旅遊區
啟德區內地標設施已逐步完備,發展潛力不容忽視。現階段關鍵是如何從個別地標設施擴展至整體效益,帶動區域聯動。政府應擔當主導角色,建立協作平台,引導各營運者共同發展,共創共享,令啟德蛻變成香港嶄新的體育、文化及旅遊核心區,由點帶面為九龍東轉型注入新動力。
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