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借鑒杭州經驗 培育「香港創科小龍」(吳永嘉) – 評論文章

特首李家超於4 月下旬率領多位司局長展開浙江行,到訪杭州、寧波創科企業,在杭州召開浙港高層會晤暨「浙港合作會議」,兩地確立了13 項重點合作領域、合共51 個項目達成共識,收穫滿滿,深化「內聯」。

是次浙江行,港媒焦點落在特首到訪「杭州六小龍」之上。六小龍包括製作《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科學」、研發DeepSeek的「深度求索」、研發機器人的「宇樹科技」和「雲深處科技」、研發與應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強腦科技」,以及主攻人工智能(AI)技術和CPU 集群的太空智慧企業「群核科技」。DeepSeek 橫空出世,令「深度求索」名震全球;「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央視春晚起舞,叫人對內地「具身智能」發展刮目相看;「群核科技」早前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衝刺「全球太空智慧第一股」。

特首此行還積極推介香港優勢,誠邀當地科企來港拓展業務。筆者對此給予百分百肯定,期望趁着河套香港園區即將營運,爭取各大科企落戶園區,讓兩地人才更緊密交流,共創雙贏。

三大因素孕育「六小龍」

有朋友問,何以「六小龍」都在杭州誕生?近年內地創科急速起飛,個中有何玄機?

對於第一個問題,有內媒實地走訪各科企,歸納出杭州孕育「六小龍」三大因素:

1. 真金白銀支持初創發展:當多數城市忙於搶龍頭企業,杭州反而着重打造中小微企的成長空間,當地科企負責人表示, 「政府在招攬人才上,給予實實在在的補貼、不折不扣地發放」。

2. 打造「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從國外遷來的強腦科技創始團隊直言, 「落地之後發現,與杭州市區兩級政府打交道都非常輕鬆」,讓科企可聚焦研發技術產品。

3. 創新、創業氛圍非常濃厚:晚上九時甚至更夜,杭州很多企業辦公室的燈仍然亮着,創業氛圍十分濃厚。加上當地既有阿里巴巴、網易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也有海康威視等製造業鏈主企業,軟硬件齊備,產生更多機遇。

「競賽」激活創新發展

至於第二個問題,則與國家推行「揭榜掛帥」與「賽馬」制度有莫大關係。2020 年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上述制度,旨在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

參看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解釋, 「揭榜掛帥」指建立以需求為牽引、以能解決問題為評價標準的新機制,讓有能力、有擔當的團隊承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重點任務。此方式在「懸榜」、「評榜」、「揭榜」過程中,打破繁文縟節、條條框框,破除科研「小圈子」和論資排輩,在給予揭榜者充分信任和授權的同時,明確目標責任,強化問責考核,體現「獎優罰」、「問責制」。

「賽馬」機制作為「揭榜掛帥」制度框架下的創新項目組織形式,在核心技術攻關體系的優化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該機制通過引入競爭性資源配置模式,為科研項目的組織實施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此方式在專案立項時,擇優選擇多家主體並行攻關,過程中進行階段性評斷、競爭性淘汰,讓真正有能力、幹得好的主體脫穎而出,提高攻關的質量與效率。

地方政府紛紛依循《建議》,每遇「關卡」即公開徵集解決辦法,讓民間「賽馬」提供方案,爭取官方資源支持。此方法藉助競賽,激發創新思路。

筆者認為,我們既要學習「六小龍」成功秘訣,亦要借鑒內地「揭榜掛帥」經驗,制訂適合自身的政策方案,培育「香港創科小龍」。

刊於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