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強盛而自豪 為民族復興而奮鬥(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場中國盛會全球矚目,筆者有幸在現場感受閱兵的盛況,看到雄師列陣氣勢如虹,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走向輝煌、邁向復興,14億多中國人民正闊步行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對祖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無比驕傲自豪,更會倍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

粵車南下:大灣區互聯互通新篇章(劉業強) – 評論文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中央全力支持,以及粵港政府共同努力下,「粵車南下」的具體政策方向近月正式出台:由今年11月起,合資格廣東私家車只要提前預約,便可透過港珠澳大橋自駕到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再轉乘接駁巴士前往機場禁區辦理登機手續

檢視程序 加強查核(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食物和食水的安全及品質向來是普羅大眾尤其關注的事情。政府物流服務署公布因未能信納供應商「鑫鼎鑫」能履行合約,決定將該公司供應港島和部分離島政府辦公室樽裝飲用水的合約暫停。有關公司其後更被揭發涉嫌冒充他人公司以取得合約,並疑在水質檢測上造假。這種欺瞞造假行為是罔顧公共衛生,膽大包天,令人髮指,但事件亦令外界關注政府的採購制度是否有改善空間。

議會橋樑角色 任重而道遠(上)(龍漢標) – 評論文章

第七屆立法會會期剩下兩個月便行將結束,四年的議會任期快將告一段落。回顧2022年進入議會時候的媒體訪問,筆者當時表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決意在議會中充當橋樑角色,既為業界發聲,向政府反映意見,亦同時向業界解釋政府政策,推動兩者攜手協作,為香港的整體發展而努力。

經濟心理雙管齊下 支援照顧者(龐朝輝) – 評論文章

在缺乏支援下,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均面對不少壓力。惟不少照顧者不願意及不認為需要接受協助,壓力爆煲更令慘劇時有發生,最近有研究顯示照顧者有一定比率患有情緒如抑鬱及焦慮等問題。另外,有社企為個案追蹤研究,發現殘障人士及照顧者使用「居家照顧」服務後,健康素養、生活質素、主觀感受3方面的整體得分均有所提升。計劃亦以此綜合一套「社區康復護理模式」指標,幫助家人和護理人員,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和健康問題,從而提供適當的護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