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區治理 真正惠民生(吳永嘉) – 評論文章

下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競爭相當激烈,參選人來自各個領域,既有扎根多年的地區工作者,也有工商、教育、社福等各個領域的精英,以及醫生、律師、測量師、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甚至有居港少數族裔人士。是次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里程碑,關係到社區建設以及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愛國愛港陣營不僅要務求把有能力、有承擔的愛國者送到區議會,使完善地區治理落到實處,還要竭盡全力提高投票率,為完善地區治理打響頭炮。

鼓勵生育 應完善支援家庭措施(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針對本港出生率近年持續處於低水平,特區政府必須有政策導向,以鼓勵生育,除了破天荒向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元獎勵金,房委會也將分別推出居屋版「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和公屋版「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以支持新生家庭,締造有利育兒環境,社會各界對此反應正面。

積極有為增信心 打穩根基謀發展(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主題是「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提出減免買家印花稅、人才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大力發展創科產業、引入人才、主動對接國家發展等措施,有效提升市民和投資者信心,增強提振經濟的動力,助力本港加快疫後復常步伐,應對環球經貿挑戰,為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接發展大格局 積極拚經濟惠民生(胡劍江)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日前公布,涵蓋多個層面,聚焦經濟民生,亮點紛呈,備受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筆者認為,是次施政報告在理念、方向和措施上與以往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顯示出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的「大格局」,積極作為,推動香港發展,做到了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特色和優勢。

施政報告加快創科中心建設步伐(陳祖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由「工業專員」領導,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扶植初創企業,並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相關政策釋放重大利好,環球市場將積極回應。

加速振興經濟 增強發展動能(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會在周三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過去一年,特區政府與各界攜手一起走出疫情,又以具體措施提升治理水平、紓解民困。在搶企業、搶人才等方面,特區政府亦取得不少成績。但無論在經濟復甦、樓市、股市方面,部分市民仍感到信心不足。特區政府應具備前瞻思維,積極應對環球經貿挑戰,制訂長遠、全面及平衡的產業政策,配合發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明確「工業4.0」策略,推動新型工業化,並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以增強市場與市民的信心,加快疫後復常步伐,也應審時度勢完善整體規劃,加快落實步伐;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拓展區域合作機遇;建設安全宜居城市,促進社會多元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