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辭 / 評論文章
攜手企業開拓中東市場商機(林建岳) – 評論文章
近年來貿發局多次組織商貿代表團到訪中東和東盟國家,積極推廣香港的新發展、新機遇。近日,很榮幸再度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50 多位來自香港和內地的商界翹楚一齊參與,今次更首度有內地企業代表參加,充分體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繫人」 及「超級增值人」角色和優勢,進一步促進香港、內地與中東國家的經貿關係。繼2023年出訪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今次中東之行成果更加豐碩,亦為我擔任貿發局主席六年來的工作,添上圓滿總結。
中東之行 開拓市場(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香港及內地企業商貿代表團,完成對卡塔爾及科威特的訪問行程。這是特區政府繼前年後再次聚焦中東地區,標誌着香港與中東的合作從初步接觸邁向深度共贏。此行成果豐碩,共簽署59項合作備忘錄及協議,放寬免簽證安排,並首次實現「香港、內地、中東」三方合作模式,凸顯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關鍵角色。
北都區招商引資 招的應是「核心」業務和人才(龍漢標) – 評論文章
筆者早前提出建議,呼籲政府成立北都區「招商辦」,統籌北都區招商策略,並在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設立「北都區招商資金池」,透過資本槓桿提供策略性資助,吸引企業落戶北都區。如何做好招商引資,已逐漸成為特區政府、議會和社會討論北都區發展的方向焦點。
重構郊野資源新價值 革新體驗開拓山系經濟(劉業強) – 評論文章
一連五日的「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今年訪港旅客數目達110萬人次,比對去年同期大增超過2成,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就多達92萬人次,酒店入住率亦高達9成,不少酒樓食肆、零售店舖,俱錄得不錯的業績及銷情,在疲弱的經濟氣氛下,能夠丁財兩旺,可以說為香港經濟、特別是旅遊服務業帶來一定激勵作用。
借鑒杭州經驗 培育「香港創科小龍」(吳永嘉) – 評論文章
特首李家超於4 月下旬率領多位司局長展開浙江行,到訪杭州、寧波創科企業,在杭州召開浙港高層會晤暨「浙港合作會議」,兩地確立了13 項重點合作領域、合共51 個項目達成共識,收穫滿滿,深化「內聯」。
「香港無處不旅遊」 拓跳島遊新機遇(陳祖恒) – 評論文章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維港海濱發展,在保護海港的同時,開放多個具創意和活力的公共空間,如西環、灣仔海濱長廊,以至最新的北角東岸板道,這些設施均深受市民歡迎,在「五一」假期吸引大量旅客到訪「打卡」。
深度遊新「睇」驗開拓新商機(吳永嘉) – 評論文章
「深度遊」已成為旅遊新主流,本地旅遊業亦需緊捉潮流招客,為協助旅遊業界轉型,政府推出「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根據文體旅局於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的書面答覆,截至今年2月底,該計劃共有974間旅行代理商、8763個旅行團受惠,參加人次逾35萬,當中約六成屬入境旅客,即約21.6萬人次,這些旅客平均訪港兩日。單看數字,反映該計劃有一定成效。
深化國際合作 積極化危為機(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熱烈討論並通過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堅定團結迎抗美國發起的關稅戰,配合中央應對策略,發揮香港國際窗口效能,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體現了社會的主流共識。近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將再度率領商貿代表團出訪中東,並會首次加入20多位來自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內地企業家,涵蓋金融、工商、貿易、創新科技等範疇,以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重要作用。
拼船出海 共拓商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中東是備受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特首李家超將於明日率領50多名香港及內地商貿代表,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探索新機遇。這次中東行是美國挑起全球關稅戰後的一次重要行程,香港工商專業界聯同內地企業「拼船出海」,對於香港發揮「內聯外通」作用以及深化國際合作均具有深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