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建大灣區自貿區 助港添發展動能(吳永嘉) – 評論文章

經民聯於5月23日發表詳盡的研究報告,建議中央支持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下稱「大灣區自貿區」),以自貿區模式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進一步提升廣東對外開放水平,並為港澳注入更多發展動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報告指出,總體目標是將現行廣東自貿試驗區高水準開放政策的適用範圍,擴闊至粵港澳,實現市場要素自由便利流動;在功能定位上,推動廣東與港澳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領域全面對接,面向全球高水準開放。

當好「超聯人」 增經濟發展動力(陳祖恒) – 評論文章

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以來,特區政府集中精力拚經濟拚發展,力求引領香港在環球政經新格局下突圍而出。當前的關鍵是,香港更加要發揮好自己的國際化獨特優勢,為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不斷強化長遠競爭力。近月,國家宣布支持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亦宣布新增八個赴港澳「個人遊」城市,可謂喜訊連連。在中央支持下和特區政府的帶領下,本港經濟近期呈現不少正面跡象和氛圍。

港澳共同做好發展經濟大文章(胡劍江) – 評論文章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結束7天澳門考察調研行程。筆者認為,夏主任是次考察調研,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特區的支持和關愛,為澳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這也對香港有着重要的啟示,社會各界必須把握「一國兩制」的最大優勢,主動作為、勇於創新,擦亮香港「金字招牌」,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發展F1體育盛事 激活香港經濟(劉業強) – 評論文章

上月19日至21日,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1)事隔五年再次在上海舉辦,今次比賽除了是F1中國站的二十周年,更是我國首位F1正式車手周冠宇的主場首戰。久遺了的賽事,令門票在今年初發售時被搶購一空,全球車迷匯聚上海,連日來比賽氣氛高漲,我亦有幸與家人和朋友前往觀賽,親身感受熾熱的氛圍。近年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盛事經濟,F1與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國際足總世界盃,並列「世界三大體育盛事」,假如香港能夠舉辦F1賽事,必定可以吸引車迷和旅客來港朝聖。今年《財政預算案》出爐前夕,我亦代表新界鄉議局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議,當局可以研究在港舉辦F1,利用賽事促進旅遊經濟,為香港打造「亞洲盛事之都」的美譽。

私隱外洩響警號 填補漏洞不能拖(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近期,政府部門接連爆出涉及大量市民及員工私隱的數據洩露事件,嚴重程度令人擔憂。政府應迅速採取行動,制定更嚴格的數據保護機制和處罰措施,以確保《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能夠應對現代科技的挑戰。在公營服務增加後備用的資訊科技系統、大型基建工程系統失靈的預警機制,應實施更嚴格的數據訪問控制,以及定期進行安全審計,開發更安全的數據處理和儲存技術,推動私營部門和學術界合作,研究新的數據保護方法和工具。

香港無處不旅遊:開拓工業旅遊 (吳永嘉) – 評論文章

5月9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夏寶龍表示,香港旅遊業發展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多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他還說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借鑑各地成功經驗,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

集思廣益發展新質生產力 (胡劍江)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帶領一眾主要官員與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舉行集思會,就「香港經濟發展的策略性部署」作出深度交流和討論,集思廣益。李家超指出,香港現在社會普遍安全穩定,是發展經濟的最佳時期。並表示,本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必須創新、創造、應變、懂變,希望探討具前瞻性、策略性的政策,為香港拚經濟、謀發展。

推動醫療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由特區政府與貿發局共同舉辦的第四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昨天盛大開幕。論壇作為「國際醫療健康周」的旗艦活動之一,以「創新‧共融‧成效」為主題,匯聚各地醫療衞生的政府官員及組織丶國際科研及醫學專家丶投資者及商界翹楚參與,分享他們在公共衞生、醫療科技、國際商貿合作及投資等方面的經驗,共同探討全球醫療健康產業的前景與商機。

出訪東盟 拓展商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我隨立法會議會聯絡小組在東盟三國(馬來西亞、印尼及新加坡)進行為期7日的職務考察。連日以來,我們與多個政府部門、當地商會和工商界代表會晤,以了解這三個成員國在政治、經貿、文化藝術及旅遊等方面的最新發展,並分享香港在相關範疇的優勢,促進雙方的經貿交流,拓展香港與東盟的合作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