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競爭力獲世界認可(胡劍江) – 評論文章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日前發布《2024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由上年第七位躍升至今年第五位,細看各項排名因素,香港在「國際貿易」和「商業法規」排名全球第一,在「稅務政策」、「國際投資」、「基本基礎設施」、「金融」及「教育」亦位列全球前五名。有關排名無疑令摩根士丹利亞太區前主席羅奇所謂的「香港玩完論」不攻自破。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日前發布《2024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由上年第七位躍升至今年第五位,細看各項排名因素,香港在「國際貿易」和「商業法規」排名全球第一,在「稅務政策」、「國際投資」、「基本基礎設施」、「金融」及「教育」亦位列全球前五名。有關排名無疑令摩根士丹利亞太區前主席羅奇所謂的「香港玩完論」不攻自破。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五周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習主席明確要求,推動粵港澳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適逢五周年此關鍵時刻,為了進一步深化大灣區融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經民聯建議中央支持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將廣東自貿試驗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適用範圍,由現時的南沙、前海、橫琴三個片區,拓寬至粵港澳三地,以消除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實現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近日發表2024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的世界競爭力排名跳升兩級,重返全球五強。事實上香港自回歸以來一直在該排名上名列前茅,惟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排名一度短暫下降,但今年的報告結果引證香港已經重返世界舞台,亦反映特區政府的搶人才、搶企業等振興經濟措施有所成效,令到香港各項「經濟表現」與「營商效率」都有所提升,成績令人鼓舞。
隨着暑假旅遊旺季來臨,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的「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特區政府和業界必須有一個意識,除了在產業上處處爭取旅客創造收入之外,更應有一種處處皆是旅客能達會達之地。近來遠來皆是客,在內地自由行城市進一步開放的同時,特區政府宣布啟動「好客之道」運動,覆蓋全港十八區,包括大小商戶及各行業等,期望藉着是次運動,鼓勵和推動社會各個階層「行多一步」,推廣香港好客之道。那麼,由旅客抵港一刻開始至離開香港的時間,提供一個健全的旅遊體驗,以期旅客賓至如歸,乃至成為香港旅遊品牌的自發推介者,應該是全社會都要配合,將提供的服務質素,說成移風易俗也不為過。
自香港和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港人熱衷北上消費,除了吃喝玩樂,亦有不少港人到內地看病。即使無法享用內地醫保,但他們仍願意選擇到內地的三甲醫院,全自費治療癌症等重症。
最近兩位來自英國的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辭職,當中岑耀信在辭任時更高調就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發表偏頗意見,企圖抹黑香港法治。我作為一名執業大律師和立法會議員,在此解剖岑耀信的心態及言論,並必須指出他的言行正在妨礙香港司法公義,作為曾為香港人敬重的海外非常任法官,我為他感到羞愧。
立法會近日討論了一項議員議案,探索特區政府可以採取什麼政策措施,透過加強區域合作,積極建設香港成為亞洲醫療創新樞紐。香港要發展成為亞洲醫療創新樞紐,可以說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自疫情過後,社會各界一直合力出謀獻策、團結一心幫助香港經濟復甦。近日由多個商會包括香港總商會合辦的一場座談會,便公布工商界在助力改善民生工作方面已共投放逾88億元的消息,我相信工商界在支持香港復甦上所作的努力,能夠繼續推動社會各界及企業更積極投放資源回饋社會,為香港整體發展出一分力。
立法會昨日舉行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其中一個議題是討論發展新質生產力。特首李家超稱要加快前沿、新興、積極打造生物製造等新引擎,要制訂未來產業規劃,創造未來產業先導區。
政府最近提出了10項短期控煙措施,提交草案至立法會審議,有望在本立法年度內通過。「新10條」控煙措施包括禁止在排隊期間吸煙、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煙草產品、持續檢視煙草稅、禁止加味煙以及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