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優勢 敢於變革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現屆政府全力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成績逐步浮現。由英國智庫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香港在全球121個金融中心之中排名第三,並在亞太區居首。報告顯示國際金融中心秩序再現「紐倫港」,成績令人鼓舞。
現屆政府全力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發展,成績逐步浮現。由英國智庫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香港在全球121個金融中心之中排名第三,並在亞太區居首。報告顯示國際金融中心秩序再現「紐倫港」,成績令人鼓舞。
筆者早前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出發前往上海及蘇州,進行為期4天的職務考察,旨在了解上海及蘇州如何強化產學研合作、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以及提升教育服務質量。
由特區政府與貿發局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星期圓滿閉幕。一連兩日的論壇以「構建互聯互通、創新及綠色新絲路」為主題,吸引來自逾70個國家及地區、逾6,000名業界翹楚出席,以及中央部委及多間央企的鼎力支持及參與,共同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探索「一帶一路」下一個「金色十年」的合作機遇,尤其是在貿易投資、創新科技、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合作。
政府於今年3月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半年來收到超過500宗申請及5000宗查詢,448宗申請已核實符合淨資產規定,47宗申請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預料可為香港帶來超過150億元的投資金額。計劃申請數字持續上升,可見海外投資者對香港前景有信心。俗語有指「信心勝過黃金」,香港應把握機會,在招商引資方面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資金及人才來港。
中央宣講團8月底來港舉行宣講會,深入宣講三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並深刻解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對香港如何擴闊國際化、推進新質生產力,深具啟示。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93周年,全國各地都有悼念活動,緬懷遇難同胞,紀念犧牲英烈。「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歷史上極為沉痛的一頁,它不僅是一段悲慘的歷史記憶,更是一個深刻教訓,提醒我們必須自強不息,在科技、政治和經濟三個方面不斷努力,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有自主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拿着手機隨時隨地可「煲」的網絡微短劇,是時下最潮的「煲劇模式」。專家分析,微短劇火速登上「流量高地」,皆因數分鐘一集、集集有高潮,恰好填補城市人碎片化的空檔時間。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中央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文化」、「文旅」也因此成為香港未來深化發展的關鍵詞之一。近年香港不斷深化與內地不同省市的多方面交流合作,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福建作為香港人口其中一個最大的祖籍來源地,與香港的關係向來密切,跟廣東省與香港的聯動優勢一樣明顯。隨閩港合作會議機制不斷成熟,去年6月,福建省周祖翼省委書記親自率團來港,與香港特區政府加強閩港合作進行交流。其間,閩港合作會議舉行第四次會議,雙方達成強烈共識,在金融、經貿投資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主題為「構建互聯互通、創新及綠色新絲路」。論壇於2016年首次舉辦時有1000多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政商領袖與會,發展至今年已經有近6000人參與,論壇高朋滿座,足以證明大家對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信心。
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香港成功舉辦,這是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後,香港舉辦的首場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盛事。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中央支持香港深化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互惠合作,必將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地位,推動香港實現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