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發布長者安老問題研究報告
促完善「四老」政策 構建樂齡社會
倡北都建長者安居中心 65歲免審查領生果金

香港目前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問題極為突出。經民聯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一份名為「完善『四老』政策 構建樂齡社會」的長者安老問題研究報告,提出五大範疇建議,包括制定全面安老政策藍圖、在北部都會區建設長者安居中心、向年滿65歲長者免審查發放生果金、維持兩元乘車優惠以及設立「社區長者服務基金」等。經民聯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完善養老、敬老、安老、護老「四老」政策,改變過往零碎的安老措施,規劃全面的安老工作,構建樂齡社會。

美政客抹黑香港損人害己搬石砸腳(吳永嘉) – 評論文章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日前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法案主要內容是若總統確認香港經貿辦不符合在美國目前享有的特權、例外和豁免,香港經貿辦將需要關閉。相關法案肆意抹黑詆毀香港國安法,完全漠視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下的地位,粗暴干預香港事務,筆者表示強烈譴責,美國應立即停止推進相關法案。

攜手內地以文塑旅 打造時裝文旅盛事(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二十大報告提出:「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並強調「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筆者認為,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定位下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絕對是大有可為,深信可透過自身所長,進一步貢獻國家的文化發展戰略,而促進文藝、體育與旅遊業的「深度融合」,正正是當中重要一環。

航天發展 港具優勢(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日前訪港4天,與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各界人士近距離交流,並參與全港歡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大匯演等活動,令本港掀起航天科技發展的討論熱潮。香港具備稅務、法制及人才等優勢,未來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為國家航天科技建設作貢獻。

區選沒有「躺贏」 市民一票很重要(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這是完善選舉制度之後的首次區議會選舉,也是繼選舉委員會選舉、第七屆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之後,新選舉制度的又一次實踐,標誌着香港新選制全面落實。在新制度下,區議會原有的452個小選區被重新規劃成44個大選區,參選情況顯示區區競爭激烈,以往選舉曾出現的自動當選、亂港勢力靠炒作政治議題而當選情況已不復存在。此次區議會選舉的重要績效指標就是選賢與能,提升區議會服務質素,使區議會回歸以改善民生福祉的初心。

香港國際朋友圈只會越來越大(胡劍江) – 評論文章

「香港財經論壇2023:探討香港國際化之優勢與高質量發展」日前舉辦。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擁有無限發展機遇,香港社會在法治的堅實保障下,能為投資者、企業家提供安全穩定的營商環境,可以在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大展鴻圖。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表示,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鄭雁雄主任指出香港具五大優勢,並對香港「國際化」發展發表三點意見,值得我們去思考如何善用:

打破階層界限 從根源解決「數碼鴻溝」(陳祖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提出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再次強調。回想疫情期間,部分長者及弱勢社群在使用「安心出行」時遇上困難。當電子政府服務範圍不斷擴大,本港部分群體未有受惠於科技進步,甚至「數碼鴻溝」愈陷愈深,不僅構成社會問題,也有違發展智慧城市改善市民生活品質的本意。

經民聯呼籲社會各界在區議會選舉踴躍投票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這是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和重塑區議會後首場大型選舉。經民聯認為,區議會工作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運作順暢的區議會是提升地區治理水平的重要一環,對「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推動香港踏入「由治及興」至關重要。是次區議會選舉意義重大,經民聯呼籲社會各界和選民履行公民責任,踴躍投票,善用手上的一票,支持敢擔當、有作為的愛國者進入區議會,共同推經濟、惠民生,建設香港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