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南金融 北創科」 需發揮好香港國際化角色(龍漢標) – 評論文章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是國家發展戰略方向,亦是香港重塑定位、與大灣區內城市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關鍵一環。香港擁有深厚的國際金融、法律和專業服務基礎,具備聯通中外、接軌全球的獨特優勢,這些都是香港長期以來既有的優勢。在大灣區發展的宏遠藍圖下,北部都會區將成為粵港兩地深度合作的橋頭堡。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是國家發展戰略方向,亦是香港重塑定位、與大灣區內城市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關鍵一環。香港擁有深厚的國際金融、法律和專業服務基礎,具備聯通中外、接軌全球的獨特優勢,這些都是香港長期以來既有的優勢。在大灣區發展的宏遠藍圖下,北部都會區將成為粵港兩地深度合作的橋頭堡。
經民聯暑期實習生在7月22日到訪立法會大樓,在經民聯青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陸瀚民帶領下,深入立法會核心區域,實地考察立法會大樓各項設施,親身體驗議會日常運作。陸議員沿途講解各設施功能及設計理念,闡述先進科技系統如何提升議事效率。同學們都表示,此次參訪深刻體會高效透明的議會運作需倚賴完善的軟硬件協作。
立法會近日先後修訂《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立法會議事規則,並引入《立法會議員守則》,措施包括完善立法會議員履職制度,並對違反守則而被暫停職務的議員施加財政處分。該法案和兩項議案全面優化立法會議員履職制度和立法會運作,相關新方案將會在第八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當日實施。完善議員履職制度、明確懲處機制,不僅有助實現更高議政水平,進一步贏取市民的信任與尊重,更能加強立法與行政機關的良性互動,鞏固良政善治根基,成為議會持續進步的重要里程碑。
遊艇旅遊作為高端的旅遊形式,可直接帶動相關消費和產業鏈,已成為歐美等成熟市場的必爭之地。經民聯認為,香港擁有豐富的海島和海岸線資源,是發展遊艇旅遊和相關產業的理想地。經民聯今日(7月30日)專門發布「發展香港遊艇產業研究報告」,呼籲特區政府將遊艇及相關產業定位為推動香港經濟的重要板塊,並提出七大策略性建議,包括大力推進「北艇南下」和「港艇北上」、簡化遊艇出入境程序、增加本地遊艇泊位供應、支援遊艇維修服務業發展、發展遊艇海島旅遊等(詳見附件),致力將香港打造成為大灣區遊艇中心。初步估計,大力發展遊艇產業,每年可帶來約45億元的收益,為本港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按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式計算,港人家庭月入22500元便晉身「中產階層」。然而,不少中產人士慨嘆交稅多、福利少,加上生活成本高,扣除日常開支,每月所餘無幾,年輕時有收入還可勉強支撐,退休後被迫「啃老本」,生活質素大降。
對於英、美等西方國家個別政客就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通緝潛逃境外危害國家安全分子所發表的不實言論,經民聯予以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經民聯認為,有關外國政客無視基本國際法準則,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及香港特區政府依法行使職權,其行徑不僅嚴重踐踏法治原則,更對國際投資者共同珍視的法治環境造成損害。
本港樓市在住宅市場以外,香港商業地產市道亦正面臨多重挑戰,寫字樓與商舖空置率持續偏高,息率上升拖累物業估值,銀行收緊信貸審批,令一眾發展商尤其是中小型地產商,融資難度大增。倘若部分企業若未能再融資渡過難關,恐對金融體系構成連鎖風險。面對當前挑戰,政府須嚴陣以待,妥善應對,以紓緩地產商融資壓力,穩定市場信心。
立法會近日通過了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檢視工務工程的優先次序,確保重點項目提速提效。筆者發現在熱烈討論的過程中,各人對這個議題有不少基本共識,包括特區政府應維持每年工務工程的穩定投入,同時全面檢視各項工務工程項目的成本,並優先處理急迫項目,以優化公共資源分配,令重點經濟及民生建設項目提速提效,以及保障建造業從業者的生計與行業的健康發展。這些信息對於工程業界是極大的支持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