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期的機遇與挑戰(龍漢標) – 評論文章
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未來十年,「北部都會區」的建設與發展,將重塑香港的經濟版圖,更是香港邁向科技、創新與高增值服務經濟的轉型藍圖,亦是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員,推動整體發展的重要一步,實現香港以「南金融、北創科」的雙軸驅動,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
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未來十年,「北部都會區」的建設與發展,將重塑香港的經濟版圖,更是香港邁向科技、創新與高增值服務經濟的轉型藍圖,亦是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員,推動整體發展的重要一步,實現香港以「南金融、北創科」的雙軸驅動,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
本港近日連連暴雨,8日之內四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傾盤大雨猶如天河傾瀉。天文台總部當日錄得368.9毫米雨量,打破自1884年以來8月單日雨量最高紀錄。極端天氣的影響越趨頻繁,全城嚴陣以待。
北部都會區的片區開發招標在即,施政報告亦將於9月發表,社會各界都期待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的策略布局,了解香港未來發展命脈與方向,從而把握相關機遇。
香港作為高密度沿海城市,面臨愈來愈多颱風、暴雨、風暴潮及高溫等多重極端天氣威脅,有需要在應對策略上融合工程基建、科技預警、社區協作和制度配合,才能加強社會的保障,建設更具韌度的社會結構。
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匯聚全球多元人才,更肩負着連接國家與全球的橋樑角色。在國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策略下,香港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作用,推動國際人才集聚高地建設。
特區政府日前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報告列舉了眾多真實具體的數據,向社會各界和海內外投資者詳細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和優勢,全方位說明香港開放、安全、穩定、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經民聯對有關報告表示歡迎,並呼籲全球投資者把握香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抓住香港的發展紅利,加快來港投資開業,共同開拓無限商機。
在為期兩個月的實習中,我有幸在經民聯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實習約一個月。這段經歷讓我親身體驗立法會運作,向議員及專業團隊學習,深入了解政策制定過程,並參與多項政治研究和政策分析工作。對於主修政治與公共行政的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機會。
經民聯暑期實習計劃再添精彩行程!7月28日,在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的帶領下,一群充滿好奇心的經民聯實習同學來到無綫電視新聞及資訊部,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新聞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