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健全旅遊體驗 從提供優質服務開始(黃進達) – 評論文章

隨着暑假旅遊旺季來臨,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的「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特區政府和業界必須有一個意識,除了在產業上處處爭取旅客創造收入之外,更應有一種處處皆是旅客能達會達之地。近來遠來皆是客,在內地自由行城市進一步開放的同時,特區政府宣布啟動「好客之道」運動,覆蓋全港十八區,包括大小商戶及各行業等,期望藉着是次運動,鼓勵和推動社會各個階層「行多一步」,推廣香港好客之道。那麼,由旅客抵港一刻開始至離開香港的時間,提供一個健全的旅遊體驗,以期旅客賓至如歸,乃至成為香港旅遊品牌的自發推介者,應該是全社會都要配合,將提供的服務質素,說成移風易俗也不為過。

顛覆政權案判決彰顯法治不容抹黑(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最近兩位來自英國的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辭職,當中岑耀信在辭任時更高調就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發表偏頗意見,企圖抹黑香港法治。我作為一名執業大律師和立法會議員,在此解剖岑耀信的心態及言論,並必須指出他的言行正在妨礙香港司法公義,作為曾為香港人敬重的海外非常任法官,我為他感到羞愧。

商民同心 其利斷金(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自疫情過後,社會各界一直合力出謀獻策、團結一心幫助香港經濟復甦。近日由多個商會包括香港總商會合辦的一場座談會,便公布工商界在助力改善民生工作方面已共投放逾88億元的消息,我相信工商界在支持香港復甦上所作的努力,能夠繼續推動社會各界及企業更積極投放資源回饋社會,為香港整體發展出一分力。

控煙「新10條」:關注年輕群組對另類煙成癮問題(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政府最近提出了10項短期控煙措施,提交草案至立法會審議,有望在本立法年度內通過。「新10條」控煙措施包括禁止在排隊期間吸煙、全面禁止另類吸煙產品、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煙草產品、持續檢視煙草稅、禁止加味煙以及引入完稅煙標籤制度等。

握緊新質生產力戰略 深化區域聯動迎更大機遇(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國務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訂為首項政府工作任務,包括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因應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筆者聯同業界於近月成功促成滬港就共同打造亞洲時尚產業經濟等層面簽署合作協議,深信隨着深化區域聯動合作,業界在品牌市場發展、創科應用、時裝業發展等領域,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機遇。

搭載國家發展「高鐵」 增強香港創新動能(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國家鐵路集團近日宣布,從6月15日起,原本來往香港紅磡站至北京西、上海站的普速直通車將提質升級為香港西九龍站至北京西、上海虹橋站的高鐵動臥列車,並採用「一地兩檢」,大幅壓縮行車和通關時間。中央優化香港往來京滬列車安排,持續推出惠港政策和措施,大力支持香港經濟發展,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同胞的關心和支持。新安排滿足廣大旅客需求,促進兩地交往和香港經濟發展,進一步營造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對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大意義。本港社會各界應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主動搭載國家發展「高鐵」,積極發揮香港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