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開新稅 自砸招牌(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下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徵詢社會各界意見。政府上月預測今個財政年度在計及發債所得後,綜合財政赤字會超過1000億元,遠較去年發表預算案時估計的約570億元高。坊間就增加庫房收入提出不同建議,包括開徵離境稅、研究就加密貨幣徵收印花稅、公共服務收費加價等。事實上過往亦有人提出過開徵新稅,惟香港以低稅率及簡單稅制聞名,對於開徵新稅應當審慎考慮,三思而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下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徵詢社會各界意見。政府上月預測今個財政年度在計及發債所得後,綜合財政赤字會超過1000億元,遠較去年發表預算案時估計的約570億元高。坊間就增加庫房收入提出不同建議,包括開徵離境稅、研究就加密貨幣徵收印花稅、公共服務收費加價等。事實上過往亦有人提出過開徵新稅,惟香港以低稅率及簡單稅制聞名,對於開徵新稅應當審慎考慮,三思而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指,十八區由本月起直至5月會以「日夜都繽紛」為主題舉辦一連串活動以帶動地區經濟,各區區議會亦會成立專責工作小組推展相關項目,又提到九龍城區將會在4月響應泰國潑水節舉辦活動吸引市民和遊客。在1月4日九龍城區議會召開的第一次大會中,區議員在約一個半小時的會議中就花了近半小時討論這項議題,可見區議會對提振經濟的重視。
回首2023年,對於文體旅業者而言是「守得雲開」之年。猶憶去年初,香港終隨國家放寬防疫安排步伐,市民終於盼到通關到來。特區政府隨即以盛事為先導,大手筆舉行Clockenflap音樂會、Art Basel藝術展覽會、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結合「你好,香港(Hello, Hong Kong)」大型宣傳活動,以超過200項大型藝術文體旅活動,吸引商旅客人,對於重振本地文體旅業與整體經濟情況有所作用。乃至去年9月,「香港夜繽紛」正式啓動,推多元娛樂體驗、文化藝術體驗、海濱休閒體驗,以及節日精彩體驗等活動吸客。勿以衡工量值去看成效,起碼業界終見曙光,唏噓盼到特區政府終於注視訴求,在業界的生境上使用政策支援。
2024年1月 – 經民聯2024-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重點建議 Download 2024年5月 – 經民聯「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研究報告」 Download 2024年6月- 經民聯「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研究報告」 Download 2024年7月- 經民聯2024-2025年度《施政報告》建議書 Download 2024年8月- 經民聯「改革求變抓機遇 實現香港新發展 全面對接落實三中全會《決定》」研究報告 Download 2024年10月- 經民聯「構建北部都會區『雙循環』跨境物流中心」研究報告 Download 2024年11月- 經民聯「青年發展」研究報告 Download
經民聯核心成員今日(11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4至2025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這份題為「拼經濟:重振股樓支柱 惠民生:構建和諧都市」的建議書,在13個政策範疇合共提出125項政策建議(詳見附件)。經民聯表示,香港正面對近年來最大的發展困境和考驗,樓市和股市這兩大經濟支柱在疫情結束後表現不振,令經濟陷入惡性循環。經民聯促請特區政府以實際有效的方法解決當前問題,並向陳茂波司長提出三大訴求,包括提振股市樓市、大力發展國際電子商貿等重建經濟信心;檢視各類人才計劃更精準地切實幫助香港經濟;以及有效控制財赤。
新一年元旦日,大批內地旅客在觀看跨年煙花之後滯留香港,在媒體前怨聲載道,有人直言「以後不再來港跨年了」。事後特區政府與運輸業者回應,主要點出大批旅客因交通情況堵在路上,車進不去關口又出不來市區,結果政府向大巴公司提前叮嚀、增加車流的想法全盤落空。事實上港元匯率高企下,旅客來港過夜的吸引力必然不大,政府亦預估內地旅客會回流北上,近年來兩地口岸設施雖強化不少,然而硬件的強化後人手未能配合,很多口岸二十四小時通關仍未能跟上,遺憾元旦日要旅客在關口慶祝!
經歷三年疫情後,政府於去年啟動「你好,香港!」大型推廣活動,送出50萬張機票,並在全球作宣傳吸引旅客訪港,令旅遊和零售產業在2023年漸見起色。剛過去的元旦,政府舉行歷來最大型跨年倒數煙花匯演,吸引近20萬名內地遊客訪港,破盡疫情後通關單日紀錄。
對於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及個別英國反華政客和歐洲議會議員批評香港特區法院依法審理黎智英案,詆毀中央對港政策和《香港國安法》,並要求「制裁」相關官員,經民聯認為,這些西方政客滿口「法治精神」,卻公然無理抹黑《香港國安法》,是明顯的雙重標準,聯盟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敦促這些外國政客尊重特區政府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停止干涉香港特區事務。
新年新希望! 香港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正掌握新機會、開拓新格局。 國家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符合科技創新全球化佈局和發展趨勢,是國家加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需,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 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所需。 無論是《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所勾勒的重點策略,或是與之相呼應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均清楚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加強頂層設計、產業佈局、基礎設施、資助計劃 、創科人才庫等方面持續發力,使創科成為活化香港經濟高品質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於12月19日至21日前往上海,進行為期3天的職務考察。發展局方面由局長甯漢豪率領官員參加,筆者也應邀一同參與,了解當地的城市規劃及管理、新區發展、文物保育和活化以及應急防災工作,並視察海濱及河濱建設。訪問期間,考察團與上海市人民政府領導以及在滬港人團體進行交流,希望借鑒上海經驗,加速香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