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啟德盛事 靈活變通(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於下星期首次移師啟德體育園舉行,緊接其後還有亞洲巨星演唱會等國際盛事。體育與文化盛宴將在港展開,是向世界展現香港活力的黃金機會。雖早前出現些許瑕疵,不過我相信政府和園方已經溝通妥當,有合適的方案解決問題。園方需以最高標準迎接未來挑戰,應以靈活思維化解矛盾,讓盛事成為香港的「金字招牌」。

北都區發展如箭在弦 優化換地程序可達雙贏(龍漢標) – 評論文章

北都區的片區開發如箭在弦,特區政府強調必須提速、提效,加快片區發展,這亦是社會各界的共識。片區面積龐大,涉及大量原址換地申請和政府收地的程序。筆者就此議題在3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作出口頭質詢,發展局局長回覆指,政府分別於2019及2024年在北都區首個進入建造階段的新發展區古洞北/粉嶺北,合共收回2,498幅私人土地,涉及總面積達178公頃,補償金額高達312億元。足見這一大片且數量眾多的土地回收過程是否順暢,將關繫到北都區發展所需的時間。

經民聯舉行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
從香港視角理解國家大政方針 抓住發展機遇

經民聯今日(3月21日)舉辦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由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聯盟成員,分享參與全國兩會的體會。經民聯執委會、青委會、各個專業委員會及地區骨幹等40多位成員出席,大家就如何從國家政策出發,以香港視角理解國家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將「兩會」精神在香港落地進行熱烈交流。

經民聯發布「落實兩會精神 塑造香港新動能」專題報告
為「吸引投資、激活股市、穩定樓市」提出系列建議

今年的全國「兩會」釋出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賦能世界的重大信號。經民聯今日(3月20日)發布《落實兩會精神 塑造香港新動能》專題報告(詳見附件)。報告從國家議題出發,以香港視角把握國家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聚焦吸引投資、激活股市、穩定樓市三大議題,提出包括利得稅率降至15%、股票印花稅減半、放寬投資移民投資物業限制、恢復勾地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等一系列建議,希望落實兩會精神抓住發展機遇,推動香港更好把握國策紅利,塑造發展新動能,惠及民生。

善用國際化應用場景 強化香港「聯通」角色(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今年的全國兩會勝利閉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等列為十大工作任務,並首度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筆者認為,香港可從多方面貫徹落實兩會精神,以自身國際化獨特優勢,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學兩會精神 迎香港機遇(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舉世矚目的全國兩會勝利閉幕,中央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並通過刺激消費、引領創新、穩定市場、防範風險、擴大開放等方式落實目標,既亮眼又踏實。對於香港來說,今次兩會有很多有利香港發展的亮點,各界必須深入學習和領悟兩會精神,把握正確發展方向,主動出擊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培養涉外法律人才 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全國兩會11日勝利閉幕。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日前審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推進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工作等是今次報告的部分重點,而積極有效開展人大對外交往,主動服務國家外交大局亦是濃墨重彩的篇章。

北都區開發提速 建築審批宜統一窗口處理(龍漢標) – 評論文章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表示特區政府會積極推動大灣區「組裝合成」建築的優勢互補,亦會研究香港與廣東省開展灣區建築標準的策略性研究。兩地的建築標準若能逐步統一,這對香港建築業和整體發展絕對是一樁好事。「組裝合成」建築技術在香港已漸趨普遍和成熟,建築的組裝配件大多在灣區工廠生產線中預製好,然後運送到香港的建築地盤進行組裝,就如砌積木一樣,將組件組裝建成大廈。「組裝合成」建築方法,既可以縮短建築時間,亦可以降低建造成本。

緊扣國家發展戰略 銳意進取展現新作為(胡劍江) – 評論文章

全國兩會昨日勝利閉幕。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亦是國家「十五五」規劃編制之年。因此今年的兩會備受矚目,會議擘畫國家未來方向,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亦為香港的發展指路引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香港代表團審議時,勉勵香港要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新賽道。香港必須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用好自身的國際平台,緊扣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銳意進取展現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