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十二月,本來是市民消費的旺季,經過接近一年的抗疫疲勞,零售飲食業能否翻身,還看這段關鍵時間。可是,突如其來的第四波疫情,打擾了市民的消費興致,打破了旅遊氣泡,更打亂了開關的部署……在嚴峻的疫情下,疲弱的經濟只得雪上加霜,幾乎可以肯定,這個聖誕,香港市道要進入寒冬。
屋漏兼逢連夜雨。令人擔心的是,政府推出的八百億元保就業計畫剛於上月底結束,在疫情未有緩和迹象下,企業裁員潮甚至倒閉潮陸續有來。近日旅遊業已流下「第一滴血」,多家旅行社宣布裁員或要求員工停薪留職;多個行業及商會代表均直言,將有大規模裁員行動。可以預見,由現在到明年初,失業率將會進一步被推高,萬家燈火都要為生計惆悵。
留學生返港須堵截輸入個案
政府表明不會再推出保就業計畫,但又有誰會料到,疫情會持續迄今?疫情下中小企要繼續負擔沉重的租金、薪金、燈油火蠟等開支,又可以捱多少個月呢?政府必須推出實際可行的後續措施,針對不同行業困難提供支援及補助,並加強支援失業人士及創造更多短期職位等,讓僱主及市民渡過難關。
面對第四波疫情,特區政府強調要「精準抗疫」,對於社會有聲音要求全民強制檢測,當局引述專家意見指有關做法非切實可行。我不懷疑全民檢測的成效,但要達到最佳效果,必須「封城」配合。香港是外向型經濟社會、國際金融中心,社會能夠承受封城最少兩個星期嗎?我們有否足夠人手及資源去做?執行上有甚麼困難?市民又願意配合嗎?這些問題有待政府仔細研究和衡量。
《施政報告》提出不少振興經濟的政策措施,當中不少涉及中、長遠規劃,包括融入大灣區建設等,我認為方向正確,值得肯定。但要救活經濟,必須盡快令到疫情受控、盡快滿足開關的條件,否則所有鴻圖大計只會淪為空談。
再者,聖誕新年是海外留學生回港的旺季,預料未來數星期將有大批留學生從歐美返港,如果未能有效堵截外地輸入個案,將釀成更大的疫情危情,令香港飽受「內憂外患」。抗疫如救火,市民均期望政府採取更果斷及有效措施防控疫情,而且出招要及時、執行要到位。否則莫說今年沒有快樂聖誕,明年整個年頭恐怕日子難過。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