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香港並不缺地 發展保育可並存(李超宇) – 評論文章

特首李家超正為撰寫首份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詢。增加土地供應是歷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相信也是施政報告的「重頭戲」。特區政府新成立了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從頂層設計解決部門之間互不統屬、互不協調的問題,為解決問題邁出正確一步。過去兩星期,不少問責官員拋出增加土地的建議,包括重劃「北部都會區」內的濕地保育區和緩衝區界線、利用綠化地帶興建公營房屋,體現特首李家超「提速提效提量」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的思維,具有實質意義。

特區政府過去曾圍繞本港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的議題,舉行「土地大辯論」,經民聯去年曾提出《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團結香港基金等智庫也提出不少操作性強的建議。社會各界期盼,特區政府打破固有思維,審時度勢,檢視現有有關土地房屋的法規政策,是否跟得上時代步伐,是否符合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能否助力香港與內地的融合發展,而解決問題的核心,就是政府能否有魄力和決心開創新天,滿足市民改善居住的迫切需求,拓展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香港等不起,也蹉跎不起。

本港土地未充分利用

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構思,佔地300平方公里,將是香港未來土地供應的重要來源,可提供超過90萬個住宅單位。筆者曾特意走訪新界北,希望進一步了解土地供應的相關細節,仔細研究後認為香港並不缺乏土地,而是沒有好好利用。

現時全港超過1,000平方公里土地中,郊野公園佔據了約40%,加上林地、灌叢、濕地等,佔全港土地近70%,而已發展用地不足3成。筆者留意到,本港現時的郊野公園、集水區等保育地區皆是依據《郊野公園條例》、《水務設施條例》、《城市規劃條例》劃定,這些土地的用途有明確規定,或具特殊科學價值,或為保護自然生態。政府亦將本港15%的土地列為「綠化地帶」,作為防止過度發展擴張,以免影響保育區域的「緩衝帶」,「緩衝帶」本身未必具有生態功能。

另外,政府早年為后海灣濕地保育區外圍劃出的500米濕地緩衝區,一定程度上依靠距離劃定,而非參考生態價值。其中部分濕地緩衝區是私人擁有的魚塘,需要依靠人工維護、控制鹹淡水比例來維持生態價值。如今養殖業式微,大多數魚塘早已乾涸荒廢,甚至充斥多種有害的外來植物。既無生態功能,談何保育?

杭州西溪濕地發展可借鑑

「北部都會區」規劃是在港深合作框架下,香港發展創新驅動新經濟引擎的重要平台。在可持續性發展下,保護生態固然重要,但發展與保育絕非不可平衡。700多萬香港市民至今擠迫在全港7%的住宅用地上,人均居住面積僅161平方呎,反觀鄰近的深圳,人均居住面積已超過300平方呎。因此,特區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以增加土地房屋為首要考慮,釋放更多土地資源,同時亦充分調動相關部門,在發展過程中兼顧保育生態的可持續性。

杭州西溪濕地發展,是科學規劃下適度發展帶來龐大經濟效益的例子。該處的發展,有效反哺保育區管理維護和環境監測,更有效保育生態,尤其是適當推進深度旅遊等綠色經濟,讓保育區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樂園,助力建設宜居城市。

事實上,本港也有不少綠化地帶、濕地緩衝區,若獲得適當發展,將滿足到一定的住屋需要,又能確保生態平衡,做到發展與保育並存。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綠化地,將是本港公私營房屋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既維護自然生態,又解決港人「上車難」、住屋小的問題,實現社會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刊於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