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須防範發生國際金融危機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迅速蔓延、沙特和俄羅斯開打「油價戰」、美國宣布禁止歐洲旅客入境,這種種事件都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深陷恐慌情緒,先行拋售股票自保,導致美股如「過山車」般下跌,並由此正式進入熊市。在「地球村」時代的今日,無論抗疫還是應對經濟危機,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獨善其身。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更要作出最壞打算,我在立法會大會上便曾多次提醒特區政府要充分準備,防範發生金融危機。

全球商務旅遊收入減八千億美元

隨着新冠肺炎發展成為全球大流行病,意味着各國將實施更嚴格人流、出行管控措施,將進一步重創全球旅遊、消費,擾亂產業供應鏈,加速世界經濟滑向懸崖邊上。由目前各國表現出來的經濟急滑坡、股市急插水的情況,可見疫情造成經濟損失,肯定超過○三年沙士時期的三、四百億美元,甚至有估計達到萬億美元計,單是全球商務旅遊收入,便預計減少八千多億美元。

聯合國最新經濟報告發出預警,直言疫情肆虐下,世界經濟損失最高達到二萬億美元。這相當於全球經濟約兩個百分點增幅,換言之,疫情可能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完全一筆勾銷,出現十二年來首次負增長。

其實,中國疫情最壞時期已經過去,並開始有序地復工復產,經濟呈現積極變化,有望迅速走出疫情低谷,有利全球經濟保持穩定。不過,歐美疫情發展令人感到不安,部分國家的防疫工作,更被外界形容為「佛系」,對世界經濟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美股倘崩盤掀超級完美風暴

雖然美國聯儲局已經先行減息,但是,當前全球經濟面對的難題是疫情蔓延,供應鏈隨時中斷,需求萎縮,這些情況並不會因為減息「放水」而改善。股市通常領先實體經濟半年,美股史無前例連續多次觸發熔斷,不僅是對金融市場失去信心的表現,更是經濟衰退的預兆。事實上,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白宮正在考慮的紓困措施,如薪俸稅稅率降至零並維持至年底的建議,要在國會順利過關恐怕甚難。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一旦美國股市崩盤,短期內不排除有金融機構或對沖基金「爆煲」,引發金融危機,甚至掀起破壞力極強的超級完美風暴。

香港作為一個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遭到衝擊在所難免。特區政府此時既要進一步做好防疫工作,更要為可能會發生的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未雨綢繆,金融管理部門要先行加強風險管控,保障本港市場的平穩有序,若內地和本港的疫情持續穩定,特區政府應積極考慮逐步放寬兩地往來限制,有序恢復兩地正常經貿往來,為本港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說到香港,社會上普遍的人或會認為,金融服務業並非受疫情衝擊的第一綫行業,但其實當中苦處,真是有口難言,有苦自己知。事實上,在扣除互聯互通的交易量、期指和牛熊證等衍生產品的對沖,每日真正的股份成交才佔一半左右,生意額由近五百四十家C組經紀行攤分,更只佔總成交額百分之七左右,不少更是以零佣金作招徠,根本就是僧多粥少;而且在證監早前為孖展融資作出諸多限制之後,孖展生意也大受影響,經營甚為艱苦,因此,政府在制訂援助措施時,不應忘記了金融服務業這群容易被遺忘的一群朋友。

應減免券商交易系統收費

另外,筆者認為,在當前國際大環境,以及香港本地的小環境下,政府應責成交易所,以更為寬鬆的態度,減免券商交易系統及終端機收費,同時給予上市企業更多發展空間,例如部分上市公司因應疫情出現的特殊情況,業績發布面臨困難,證監會及港交所允許公司稍為延遲全年業績,這是積極和合理的表現。筆者期望交易所進一步研究其他積極措施,致力吸引更多上市公司來港上市,特別是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從而提高競爭力,給予大家發展前景的信心,讓大家攜手克服當前的困境。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