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錯位發展 優勢互補 共建粵港澳大灣區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除了為香港帶來商機,同時亦為年輕人製造創業和就業機會。近日我在立法會提出“共建大灣區”議案,要求特區政府向中央及廣東省政府爭取推出便利措施,方便香港人在大灣區生活及發展,獲得多個政團的議員支持及通過有關議案。隨著大灣區的具體規劃即將出台,我期望香港各界能夠把握機遇,發揮自身優勢,促進香港經濟及民生長遠發展,並為香港各行各業及年輕人提供更大舞台。

發展潛力巨大

一直以來,香港、廣東及澳門,不論在經濟、社會或文化領域,皆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隨著香港回歸祖國,加上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粵港澳的合作機制,近年明顯加強,而三地的交往亦愈見頻繁。

“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於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更表明,要“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可見粵港澳之間的合作,已由區域層面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大灣區包含“二區九市”,總面積大約5.6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6,800萬人,區內的GDP總量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這些城市及其周邊城市,近年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如果能夠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發展規模必定可以超越世界三大著名灣區,即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健全的法治制度以及全球首屈一指的營商環境,亦具備各行各業的優勢人才。我認為,香港可將我們在工商、金融以及專業服務的經驗,延伸到整個大灣區,甚至輻射到“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以發揮香港所長,亦符合國家所需。

今年4月份,立法會四個事務委員會合共32位議員,一同到大灣區進行為期三天的考察。一行到訪了五個城市(包括深圳、東莞、中山、佛山及廣州),考察了十幾個參觀點,並與當地政府官員進行深入交流,獲得最快最新的資訊。作為是次訪問團團長,我樂見議員無分政團,以態度真誠進行交流訪問。我相信,通過今次考察,議員可更加了解大灣區的發展狀況,亦希望日後有更多機會再到大灣區考察。

整合區域合作

當然,現時三地的制度、法規、行政管治等多方面皆存有差異。要整合區域合作,必須先打通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並且理順各地的稅制、法制以及出入境政策。這方面需要中央高層次統籌,同時需要港澳特區政府以及內地相關部門緊密合作。

稅務優惠是成功發展大灣區的重要基石。目前港人一年內在內地工作連續或累積超過183日,便需要繳付內地稅款。我建議兩地政府磋商,向大灣區工作的香港居民發出特殊工作簽證,令他們享有優惠稅率。

值得參考的是,前海為鼓勵境外專才到當地工作,由2013年開始,已向有關人士提供稅務補貼,令他們實際所交稅率約為15%。既然前海已先行先試,有關政策亦可擴大到整個大灣區。

此外,政府亦應積極研究推出各項稅務優惠,鼓勵本港及區內企業在香港發展創新科技業及各類現代服務業;同時檢討《稅務條例》第39E條,讓港企在區內投資可獲得香港的折舊免稅額。

另一方面,要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首先就要提供足夠優惠,吸引香港的專業人士到大灣區工作,包括促進專業資格互認。我明白兩地法津及制度存差異,因此應以先易後難的方式,爭取更多內地專業資格考試向香港居民開放,並且簡化相關手續,甚至容許香港的專業人士,豁免考試取得內地專業資格。而長遠來說,應該推動三地各行業的專業資格互認,達至人才互通。

實現優勢互補

創新科技發展方面,國家近年大力支持創新科技發展,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希望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香港擁有多家世界一流的大學,青年人亦充滿創意,政府應對創意產業及有關企業提供財政支援,吸引海內外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區內亦應對外來人才提供優惠或津貼,吸引專才,形成企業、機構、人才的互動網絡,提升園區整體創新以及科研能力。

交通基建方面,由於深港兩地的往來將會愈來愈頻繁,市民對通關效率要求亦都會愈來愈高,因此深港兩地政府應該考慮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的數量,並且簡化通關流程,提高人流及車流的負荷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亦都要處理好香港、澳門以及珠三角周邊地區各港口、機場以及高鐵等重大交通基建的建設和營運,實現優勢互補。三地政府亦都要訂定可行的政策措施,儘量降低收費,減輕大灣區居民以及貨運的往返成本。

總結而言,面對區域之間的競爭,香港實在不能單打獨鬥,更加不能靠“食老本”。我們必須要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趕上國家高速發展快車。

(刊於紫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