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五日的「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今年訪港旅客數目達110萬人次,比對去年同期大增超過2成,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就多達92萬人次,酒店入住率亦高達9成,不少酒樓食肆、零售店舖,俱錄得不錯的業績及銷情,在疲弱的經濟氣氛下,能夠丁財兩旺,可以說為香港經濟、特別是旅遊服務業帶來一定激勵作用。
特首李家超正要求政府各部門總結經驗,並與業界加強溝通研究,如何更好提升發展香港旅遊。我個人綜合了今年「五一」以及過去兩、三年的觀察,特別是從「新界人」的角度,在近年熱爆的山徑旅遊這一課題上,有一些體會和建議,和大家分享集思,看看當中有沒有新的機遇,以及如何更好地提升和推動發展香港的「山系經濟」。
近兩年,每逢周末、周日以至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都有大量內地遊客來港,他們的目的地並非港九的山頂、油尖旺、維港海傍、各大商場等地方,而是聞名國際的香港山系四大徑:麥理浩徑、衛奕信徑、鳳凰徑與港島徑。在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的大量推介下,一群群背包客過關來港,徒步山野,穿梭碧海藍天,尋找隱蔽而風光壯麗的另一個香港。
不過,這些背包客大多以一天的快閃形式,或自備露營裝備,在山徑郊野公園露宿節省酒店住宿費,完成苦行僧式的麥徑全走、四徑全走,業界因此有聲音認為「旺丁不旺財」,無助振興香港旅遊消費。
山徑郊遊開拓新經濟
我非常同意特首所言,要包容這種「特種兵」的非高端旅遊模式。誠然香港是一個國際化且友善的城市,旅客無分等級,營造良好的旅遊文化與氛圍,有助香港吸引來自四方八面、更多元化的旅客,這和結合有消費、舒適的體驗、高級的享受,打造成一體式深度旅遊的「國際旅遊中心」方向,也沒有任何矛盾,特別是在山徑郊遊上,香港具備不少可以提升和發展的空間,從而創造出更多元的經濟產業鏈。
作為鄉議局主席,多年來我一直走訪鄉郊,寓行山於工作,和同事上山下鄉,遊走各大山徑村落,從圍村到漁村、從城鄉到離島、從山中到海邊,了解鄉郊發展之餘,也深深為這世界級的郊野和山脈景色感到自豪,因而亦不時思考在郊野旅遊資源的價值重構上,是否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首先,香港雖然擁有壯麗的山脈景觀資源,四大山徑聞名國際,但郊遊「行山」文化長久以來一直停留於「行」的模式,「行山」只是一個短程的鍛鍊身心健康活動,而不是一次完整的「旅遊」體驗。
參考日本及外國的山系旅遊經驗,行山可以是從山腰市鎮開始到山嶽峰頂,從攀登、拍照、觀光、美食到住宿等各個方面的一次非常完整的旅遊體驗,背後牽涉也是一整條的山系生態度假產業鏈。就以日本的經驗為例,不少山嶽都設有酒店、山宿,從山腰到山頂,從普通「客棧」到舒適豪華的旅館、豪華露營區(Glamping)處處可見。最近日本知名的高級酒店品牌星野集團,更開拓全新的「山嶽飯店」市場,旨在讓每個人都能輕鬆享受山嶽旅行,體驗壯麗的山脈景觀、與大自然有更親密的接觸,為山系旅遊重新定義。
建山宿酒店推廣深度遊度假文化
香港四徑全長近300公里,大部分地點都有完善完整的步行路徑,以及四通八達的汽車道路網,或許往返市區太便利,全程以郊遊山旅為概念的酒店設施少之又少,較為人熟悉的大澳文物酒店,僅得9個房間。新界一帶近年雖有一些標榜豪華露營的營地,但整體規劃質素不一,政策措施上亦未有便利經營者,政府實可以與業界研究,適當開發,發展山旅山宿、圍村圍宿,並延伸與原有的漁村、食肆、景點,進行更為完整規劃與結合,從上山到下海,建立一條深度的山旅鄉郊文化體驗。
四徑多個山頭地段,現時有不少空置、廢棄建築,有些屬政府管有、有些屬私人、機構業權,政府可與業界研究,適當整修、活化、改建及改變用途等,成為山中另類特色文化處所、景點及小店。例如位於新界北非常有特色的七座麥景陶碉堡,過去作為邊境及防衛的哨站,位處禁區,門禁森嚴,但多年前早已全部剔出禁區範圍,哨站的職能亦淡化。今年,蓮麻坑礦洞已開放,這些碉堡現時仍因保安等因素的考慮,禁絕對外開放,政府是否可以研究這些碉堡在發揮實際邊境保安用途,與山系旅遊資源開發上,兩者哪一個更具效益。
活化整修山野閒置基建設施
又如位於大嶼山大東山的「爛頭營」石屋群,也具有非常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地理景觀價值,這些建於1920年代的殖民風格石屋,原為外籍人士避暑所用,現因產權分散、維護困難而閒置荒廢,但又吸引無數登山遊客圍觀探險攀爬,險象還生。早前,因塗鴉而引起公眾關注的大帽山頂政府廢置建築物,這些都坐擁「地利」,有關當局也可以研究能否以創新模式,啟動利用這一系列特殊的山系資源。
試想若能在海拔七百多米高的山頭,舒適地旅宿或休憩,悠閒地欣賞一望無盡的芒草、日出與日落,俯瞰港珠澳大橋,或在昔日的邊防禁區要道上,一邊眺望深圳河兩岸,一邊參觀這些精美的碉堡與歷史,喝一杯咖啡、買一些旅遊紀念品,確實是賞心樂事。這些廢舊的建築設施,經過整修活化,既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新的創業機遇,也成就香港山旅上一道道非常稀缺而亮眼的新地標,為山旅遊客打造更深的體驗與記憶。
新時代任何新發展都離不開智能與大數據,特別是開發新界鄉郊資源上,更是無數據不行。「五一」當天,港深口岸因爆增的過關旅客,網絡數據嚴重不足,無法支援電子過關所需,引致港鐵站內大堵塞,這正是過去以來,我一直擔憂鄉郊智慧基建普遍落後的大問題。我期望政府以及電訊網絡供應商,是時候加快完善鄉郊高標準的通訊網絡設施,以便應對深度發展山系旅遊時,鄉郊對智慧及數據服務有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共同為香港山系旅遊經濟增值。
原文刊於:https://www.orangenews.hk/hkviews/1269663/?utm_source=news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