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通識科應轉為選修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最近看到在香港長大的海外華人丘成桐教授狠批香港中學教育以及通識科的言論, 我十分贊同。筆者在大學教書十幾年,2008 年成為香港立法會議員,當時身兼兩名中學生母親的我,痛斥教育局推出的香港教育新課程,尤其是通識科及中國歷史科課程出現嚴重問題。中國歷史科的混亂情况,更造成了香港這一代的年輕人對自己國家的無知。筆者當年面對龐大的壓力,其中不乏考評局、教育局負責人以及有份教授及設計通識科的老師、校長與本人維持逾年的筆戰。筆者一直相信通識科的本意是好的,但當它成為一個要入大學的必修科,成為學生必考必修必計的科目、指引混亂、欠缺有系統的教學課程的時候,整件事就已經被扭曲、變質。

近期很多家長狠批TSA(全港性系統評估)製造操練的同時,筆者甚是感到奇怪及失望;同一批人似乎對通識科及TSA 卻有截然不同的態度,面對通識科的批評竟是鴉雀無聲。筆者曾收到超過1000 名家長的求助,批評通識教育科剝奪了中學生選科的空間以及其課程內容既廣且深,並不適合出現在高中程度的必考科,必答題經常出現高度爭議性的題目。此外,一些大型出版商、補習社的模擬考試中,可以猜中的主題不乏佔中、六四、公投等。過往幾年,可以看到成為必修科的通識科,佔據了中學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容許了龐大的空間讓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通識科老師向他的學生灌輸偏頗的思想。2014 年的違法佔中,裏面就有不少中學生參與其中,有些學生稱是通識科老師鼓勵他們參與當體驗。

由於通識科支援的匱乏,佔據的學習時間甚多,學生倍感難以捉摸,再加上它是與中英數齊名的一個必修、必考、必計的科目,很多同學都向我反映意見,通識科不要成為必考必修的科目,可轉成選修科,讓真正有興趣的學生自由選擇,這樣就解決了通識科不一定是進入大學必計的學科。減少學生壓力之餘,更可增加同學選科的空間及對學科真正的興趣。一些不擅長讀政治時事的同學不會因為讀通識科甚至是因表達政見的方法問題而影響入讀大學心儀學科的機會。

我欣喜終於在2017 年見到如丘成桐教授這樣的國際學術巨子也認同了我的看法。我雖認為通識科並不至令學生「通通不識」,但通識科帶來教與學的嚴重問題,歷屆特區政府教育局、考評局的主事人及相關學科的負責人明顯出錯,特區政府實在是時候作出深切檢討如何收拾殘局。

(刊於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