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逆向推銷政改不可取 (梁美芬) -評論文章

今次政改是香港民主進程的重要一步,通過政改,香港的特首選舉制度將會由量變到質變,由全港五百萬選民一人一票普選產生。政改茲事體大,我們應以事論事,着實討論選舉方法的利弊、細節。以想某人當選、不想某人連任作為理由,意氣用事地支持或者反對政改,絕對不可取。

日前有多家媒體引述「權威消息人士」,指若政改被否決,梁振英將連任並推動二十三條立法,說服泛民轉為支持政改,不要變相成為梁振英的連任助選團。以這位消息人士的邏輯,支持梁振英的立法會議員豈不是要否決政改,好讓梁振英能夠較容易連任嗎?今次政改關乎香港的未來,無論是建制派抑或泛民主派,都應該帶領群眾以事論事,理性地討論政改。

泛民政治幼稚病又發作

政府四月中會向立法會提交政改方案,但泛民依然捆綁否決,或在要求撤回人大八三一決定、重啟政改五部曲這些問題上糾纏。○七年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交出了明確的香港政改時間表,為香港普選特首和立法會開了綠燈,而去年的八三一決定,則為一七年特首普選提供路綫圖。

提名委員會考驗參選人的政治能力,普選考驗候選人的民意基礎,當選人要由中央任命以確保特首獲中央政府信任,能處理好中央與地方關係—這是《基本法》起草時經過廣泛諮詢後而精心設計的三重選舉程序。由一千二百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是參照現時的選舉委員會組成,選民基礎二十多萬人,絕大部分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代表(包括勞工基層代表)。提委會的功能是考驗特首候選人的政治手腕,能否得到各界支持,如果提委會以廣泛選舉方式產生,便會與普選特首的程序功能重疊。若泛民能理解這設計背後的精神和用心,是為了穩定香港現有優勢,便會明白直選、普選提委會根本不切實際。

泛民過去經常批評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假若一七年實現特首普選,此前沒有投票權的普羅巿民,包括泛民人士、泛民支持者都有份投票。以泛民過去在立法會選舉的往績,他們大有能力左右選舉結果。但泛民一直用錯策略,策劃了變相公投、「佔領中環」等觸動中央神經的行動,浪費了與中央政府商討政改的黃金時間,浪費了香港社會討論政改的時間,更收窄了討論空間,提高了達成共識的難度。

「袋住先」不會「袋一世」

「袋住先」會否變成「袋一世」?我個人認為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一直在進步,香港的特首選舉制度自回歸以來,民主成分一屆比一屆多,從歷史的軌迹看來,香港的政制在未來繼續完善、改進的可能性,遠比一成不變來得高。作為一個穩中求變的國家的領導人,先讓香港行前一步,要求參選人要得到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支持才能出閘,觀察香港這一步行得穩不穩,再決定是否讓香港繼續向前走政改路,這種想法亦很容易理解。不知道泛民是真的不明白,還是裝作不明白。否決了今次政改,不僅累香港廣大巿民失去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以及二○年普選立法會的機會,更放棄了香港政制向前邁進的契機,連第一步都不踏出,又何來第二、三步?

 

(刊於  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