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薪火」相傳端午糉

 

大爐灶每次可烚百多隻糉,李德華不停在加柴加水,大汗淋漓。
大爐灶每次可烚百多隻糉,李德華不停在加柴加水,大汗淋漓。
灰水糉狀似鹼水糉,味道較甘甜,少了幾分粘膩感,冷藏後加蜜糖進食,口感更佳。
灰水糉狀似鹼水糉,味道較甘甜,少了幾分粘膩感,冷藏後加蜜糖進食,口感更佳。

端午糉不單是節慶食品,更滿載地方傳統及「薪火」相傳的味道。經民聯各成員和義工近日都忙於落區包糉和派糉,部份更走入鄉村,製作由柴火燒製,味道與別不同的客家特式灰水糉,將傳統習俗、地方文化與愛心祝福共冶一爐。

位於沙田區的茂草岩村有近三百年歷史,村長夫婦數十年來一直堅持以傳統灰水和柴火製糉,這種富有客家特色的灰水糭已買少見少。經民聯沙田社區幹事李德華自小已經常跑到茂草岩村遊山玩水,及後因為村務常有接觸,與村民關係更加密切。今年,他更帶同聯盟的實習生落村包糉,讓他們體驗「薪火」相傳的客家文化。

本身也是客家人的李德華,對灰水糭更是份外有感情。他形容製作灰水糉很考工夫,村長早於一年前已開始儲備柴木,並燒成一籮籮的柴灰,端午前約兩星期開始製「灰水」,做法是在竹籮內鋪一塊布,將柴灰放滿布上,然後將朗磺葉水淋灰,經兩晚時間,茶褐色的灰水經布過濾滴下,包糉前用灰水浸糯米5小時,然後烚個多小時便可。

李德華指出,村內的大爐灶主要是村民喜慶時用作煮食,平時甚少使用,端午時則借用作烚糉,每次可烚百多隻。事實上,現時外出找地方烚糉也不容易,「難得村長有這份堅持,又有地方烚糉,兼可與一班村民聚舊,一舉多得,希望同學也能體會箇中的人情味。」

七十多歲的鄭才村長親自上山搜集柴木和糉葉,由儲柴、製灰水到烚糉,花上整年時間。
七十多歲的鄭才村長親自上山搜集柴木和糉葉,由儲柴、製灰水到烚糉,花上整年時間。

茂草岩村村長鄭才強調,灰水糉是客家人獨創的,他們燒灰所用木朗古柴、製灰水用的朗磺葉、包糉用的鹼繩,全都是從附近山上採集,品質地道天然。基於人手和爐灶所限,他們每年只會製造數百隻送贈長者和親友,少部份是客人訂購。「老人家都渴望有糉過節,每年見到我們送來的糉都很開心,自己也想延續這份客家文化,可樂而不為?」

村長主力搜集柴木和起爐烚糉,妻子則負責包糉,鄭太見到同學們的到訪,也悉心向他們講解,並即席教授他們製作灰水糉的技巧,盡顯客家人的親切和好客文化。鄭太慨嘆後生一輩工作繁忙,哪裏還有耐性學習?儘管夫婦年事已高,但他們每年仍不辭勞苦擇日製糭,既為慈善,也避免技術失傳。

平日習慣在冷氣間活動,經民聯一班實習同學在酷熱天氣下戶外製糉,仍不減他們的熱心;男同學搬送糉料,女同學洗豆浸米,弄得滿身大汗。曾同學笑說,平日食糉就食得多,親手包糉還是首次,加上鄉村的自然環境,實在是難得的體驗,「客家風物和文化有其獨特性,很值得保留,一旦失傳就太可惜了。」

經民聯各成員近日兵分多路,與義工們合力製糉,小小的一隻糉子,蘊含無限的愛心與祝福,經民聯會繼續努力,將更多正能量的種子傳送至每個角落。

 

活動短片: 

大家賣力的洗米,不亦樂乎。
大家賣力的洗米,不亦樂乎。
在義工的指導下,大家包完灰水糉,再包五色糉。
在義工的指導下,大家包完灰水糉,再包五色糉。
鄭太(中)和李德華(右)悉心講授灰水糉製作過程,實習同學都聚精會神學習;中間玻璃瓶為灰水。
鄭太(中)和李德華(右)悉心講授灰水糉製作過程,實習同學都聚精會神學習;中間玻璃瓶為灰水。
男同學搬送糉料後,又協助給爐添柴,落力非常。
男同學搬送糉料後,又協助給爐添柴,落力非常。
同學們合力包了五十多隻糉,並帶幾隻製成品與家人分享。
同學們合力包了五十多隻糉,並帶幾隻製成品與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