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紅磡啟德聯動發展 以軟實力說好香港故事(龍漢標)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推動香港旅遊業,提出重新規劃紅磡站周邊及海濱用地,以及啟德發展區的旅遊文化項目。這些地區均具同樣的地理優勢,坐擁維多利亞港景致,具潛力成為香港旅遊的新地標。然而,要令這些新地段成為旅遊亮點,除了需要政府建設硬件設施,更需要市場與商界的積極參與,以貼近市場的觸覺和創意,藉香港的軟實力文化,推動旅遊、零售餐飲與酒店等經濟活動,提高香港人的生活質素之外,亦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

特首李家超於2023年及2024年施政報告,分別提出重新規劃紅磡站周邊及海濱用地,建設和營運遊艇停泊設施,推動遊艇旅遊。發展局亦在立法會簡介了初步規劃藍圖,包括混合用途的地標建築、高空餐飲與觀景體驗、帆船及水上活動設施等,而經常舉辦殿堂級演唱會和運動比賽的紅磡體育館,則會加建行人通道和公眾休憩空間。另一邊廂,啟德發展區的啟德體育園落成,演唱會與球賽盛事吸引以萬計的觀眾入場,配合郵輪碼頭及青年驛站,將成為香港旅遊的重要地段。

冀成香港文旅遊新亮點

畢竟香港多項重點的大型旅遊項目如《幻彩詠香江》、迪士尼樂園等已推出多年,香港的旅遊發展確實需要新亮點、新體驗。紅磡與啟德擁有世界級的維港海景,位於核心地段,絕對有潛力發展成為香港旅遊與文化的另一新地標。

盼借鏡尖東 激活商界創意

紅磡海濱毗鄰的尖東,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成為香港旅遊地標,亦是潮流文化象徵。當年尖東填海所得土地,由政府規劃,再由發展商建造商業樓宇、酒店和購物商場。我們熟悉的尖東聖誕燈飾,早於1983年,由東尖沙咀地產發展商聯會舉辦「金光璀璨耀尖東」,將聖誕燈飾掛滿商廈,維港夜景由此光輝閃耀至今。尖東亦是當時的流行文化匯聚地,日本百貨東急進駐,不少港產片取景尖東,多首流行歌曲亦以尖東為題,成為市民與訪港遊客的集體回憶。今日紅磡與啟德的旅遊發展,應以當年的尖東為借鏡,借助來自商界貼近市場脈搏與創意經驗,參與設計營運藍圖,發揮協同效應。

目前政府擬定的時間表,紅磡用地首期最快2036年完成,意味尚有十年漫長等待。筆者在立法會會議中曾經向政府提問,是否可壓縮建造時間,從而把握旅遊發展良機。至於啟德郵輪碼頭、啟德體育園已先後營運,要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政府亦應結合商界創意,善用臨海美景,抓緊旅遊業、零售餐飲、消費娛樂市場的發展導向,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打造另一個新的香港旅遊地段,帶動本土經濟發展,為香港故事再添新章。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