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券院舍券須供需並舉(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新一份施政報告聚焦經濟與民生兩大主軸。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老齡化及不足,雖然政府已透過優才專才計劃吸納高質生產勞動力,但要長遠吸引優才留港發展及有歸屬感,政府要一併發展好產業鏈及教育生活質素配套,另外又要保持本地港人的競爭力及上流空間,才能創造更多機遇和夢想給年輕人追夢。

人口老齡化及新增移民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是民生關鍵所在。要構建和諧及長者友善社區,須要多方面審視政府政策及加以優化。是次施政報告很多也是延續本屆政府的政策加碼,例如醫療券優化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及院舍照顧服務券(院舍券)。

社區券及院舍券是「錢跟人走」的重要安老政策,旨在增加長者選擇權並推動服務市場多元化。社區券讓身體機能中度缺損的長者使用社區照顧服務,協助他們居家安老。雖然服務券數量增加,但社區內的實際服務名額增長未能完全同步。亦有反映,服務提供者服務質素參差以及協調與整合不足,影響長者選擇信心。而院舍券則為需要院舍照顧的長者提供資助,讓他們選擇參與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舍,縮短輪候政府資助院舍的時間。

但院舍券的面值可能不足以支付質素較好的私營院舍的全額費用,長者家屬仍需負擔額外補貼。而且公眾對部分私營院舍的服務質素仍有疑慮,亦為選擇製造局限性。要真正提升覆蓋率和政策成效,必須採取「供需並舉」的策略:一方面要大刀闊斧地增加優質服務的供應,另一方面要優化計劃的設計,讓更多有需要的長者能夠並願意使用。這需要政府、服務提供者及社區三方緊密合作,才能讓「錢跟人走」的政策理念真正惠及所有有需要的長者。

刊於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