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港要實現2050碳中和 須全民參與(龐朝輝) – 評論文章

在香港這個「石屎森林」,雖然工業並非本港主要產業,以各方面的能源消耗來說仍然像其他已發展地區一樣,碳排放仍然是本港需要切實改進的問題。特區政府在去年已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策略和目標。

發電運輸廢棄物 3關鍵領域

事實上,早在2015年,有195個成員國在氣候峰會通過的聯合國協議《巴黎協定》,是取代1997年《京都議定書》力求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的共同目標,其主要精神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抵禦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特區政府在2017年公布的《氣候藍圖2030+》已提出,在2030年把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65%至70%的減碳目標,至2019年碳強度已較2005年下降約35%,而人均碳排放量亦由2014年的6.2公噸,降至2020年的4.5公噸。現時發電是本港碳排放的最大源頭,其次是運輸界別以及廢棄物,故減碳工作需要聚焦這3個關鍵領域。

制定「氫經濟」路綫圖 推動氫能

為達致2050年碳中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聚焦關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以及「全民減廢」4大減碳策略和措施,其中由發電所引起的碳排放佔全港三分之二,亦是特區政府首要積極改善的地方,例如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天然氣取代燃煤發電,甚至加快與大灣區合作開發區內可再生能源,以減低現時過於依賴燃煤發電而造成過度碳排放。

另外,特區政府應制定「氫經濟」路綫圖,推動氫能源發展和應用。與傳統化石燃料不同,燃燒氫氣不會向大氣層排放碳或其他污染物,是一種相對環境友善、用之不竭的未來能源;當然,這類新能源亦有其局限性,例如製造氫氣的方法有機會要依靠燃燒煤礦,而令碳排放不跌反升。

加強指引 減建築能源使用

至於在能源使用上,由於建築物佔全港電力需求約9成,政府如能加強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指引,持續減少建築物能源使用,則有助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此外,採用能源管理系統以及智能電錶裝置,能有效對能源消耗採取更精密的控制及管理,亦有助減低能源消耗;在傳統碳排放計算中,建築物材料中的「隱含碳」經常被忽略,政府亦應為所有建築物進行周期性評估,逐步減少建築材料中的碳排放量。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證監會共同領導、成員包括環境局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早前公布對香港碳市場機遇的初步可行性評估,並同步進行後續步驟,以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包括發展本港成為自願碳市場,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國際標準的擁護者、引導環球資金進入內地的促進者,以及擁有穩定和成熟監管制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之優勢,香港有望作為貫通兩地的橋樑,以提升碳市場的質素,既能推動各企業實踐零排放及碳中和目標,推動企業ESG發展,亦能從中發展碳市場新興產業,一舉數得。

要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香港必須全民參與,透過節約能源和減廢回收,以實踐低碳生活為目標,出入代步倚靠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推動交通電動化,政府則要在推動減少廚餘、回收及循環再造方面多下功夫,當局亦已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負責統籌和推動各項深度減碳工作;在學校推動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鼓勵香港人更健康和可持續飲食模式,亦可為本港減低碳排放出一分力。

原文連結: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345108/%E6%B8%AF%E8%A6%81%E5%AF%A6%E7%8F%BE2050%E7%A2%B3%E4%B8%AD%E5%92%8C%20%E9%A0%88%E5%85%A8%E6%B0%91%E5%8F%83%E8%88%87?mtc=7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