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波動巿更須加強防險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立法會剛於本周三(19日)通過吳亮星議員提出及經本人修改的議案,促請政府要致力維護和提高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議案。恰巧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翌日凌晨的新聞發布會上,預告或於明年中將結束購買資產,隨即為美國及本港股巿等,帶來新一輪的波動。故我也想跟大家分一下,我在議案發言時提及要加強的「防險」意識。

很多人都說香港的經濟發展過於集中金融和地產業,這當中或許有其道理。但金融業始終是一項高增值行業,除了可以提升港人的人均GDP外,還帶動了相關的專業服務,如會計、財務及法律等,對鞏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午飯時間應恢復個半小時

我們也就不應因此輕言放棄金融業的發展,反而應該在謀取經濟新出路的同時,想辦法鞏固我們現有的優勢,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事實上,本港的競爭力已在下降,剛公布的今年全國城市分類優勢排行榜,本港在中國省區、直轄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下降了三級,由去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五位,給江蘇、山東及浙江等爬了頭。

所以,我贊成政府應推出積極的金融政策和措施。如去年3月開始實施進一步縮短午膳時間,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以為可藉此刺激交投,其良好意願並沒有實現,理應從新檢討,恢復一個半小時的午飯時間。其他措施還應包括,減低港交所向本地證券商收取昂貴的租用報價機費用,檢討如何避免割喉式減佣、減低證監會徵費和未來數年應繼續減免經紀牌費,和著力讓本地券商參與債巿發展等。

記取當年收市競價時段的慘痛教訓

我相信,在美國準備退巿收水之際,大巿將更趨波動。我們要警惕熱錢流竄對巿場造成的衝擊,會否造成另一波的金融危機?尤其是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巿場開發了大量衍生產品,已到了遍地開花的地步,一旦再有大鱷來犯,大殺牛熊證,只會屍橫遍野,令我們變得無險可守,大增巿場風險。故政府應小心防範,並要好好保護和教育投資者,免使他們成為大巿波動的犧牲品。

至於市場傳出,港交所或會重新考慮恢復,被譏為「勁假時段」的收市競價時段。我希望當局好好汲取四年前推出該計劃時,如何被大戶利用作為「嘜價」的慘痛教訓,審慎考慮本已「壽終正寢」的計劃翻生,為大巿翻起波瀾。

(刊於  經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