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期望人口政策有所突破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特首梁振英至今上任一年,各界紛紛對他過去十二個月的施政作出總結和評價,不少評論的焦點都集中在其房屋、土地和扶貧政策方面的得失。不過,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環節一直未獲足夠的重視,就是人口政策。特首去年上任之初推出的重大新政之一,乃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成效顯著,此乃一項涉及人口政策的措施。我曾多次在本欄指出,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在人口規劃方面一直乏善可陳,甚至採取鴕鳥政策;現屆政府上任一年,筆者仍然期待當局能進一步交出人口政策的功課。

人口規劃關係全局

過去一年,社會上對市民「置業難」的問題作出了不少討論,各界也提出了種種的解決方案,但這方面除了要考慮土地供應和建屋量外,其實也取決於政府能否就本港未來十年、二十年以至三十年的人口增長趨勢,作出精確的預測和估算,從而提供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數據基礎,作為制定長遠房屋策略的依歸,例如該興建單位的數量、類型和地區分布等。可以說,但凡關係到廣大市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各政策範疇,說到底也離不開對本港未來人口的規劃和推算。香港雖然是個移民社會,但在這個地少人多的彈丸之地,若在人口問題上缺乏章法,則容易衍生出嚴重的社會問題:例如,假若當局未能掌握今後本港的出生率或來港雙非子女的人數,那就無從推算日後我們究竟需要提供多少學位、託兒服務名額,以至相應的師資和人手等;同樣地,要推斷今後生果金開支的升幅,以及未來將需要多少安老院名額、醫院牀位,甚至骨灰龕位等,就必須先精確分析出本港人口老化的趨勢。換句話說,倘若當局對未來人口發展的走向毫無頭緒,在擬訂公共政策時就無從掌握先機,未雨綢繆,更遑論制定具前瞻性的措施,甚至往往會喪失主動、聽天由命。

記得筆者在二○一○年十一月立法會一個有關幫助市民置業安居的議案辯論上,便提出了修訂,促請當局及早提交針對未來十至二十年的人口規劃;及後在二○一一、二○一二以及今年的《施政報告》和《預算案》辯論中,我也不斷重申這點。可惜,上屆政府似乎後知後覺,要待換屆前的最後一刻,即二○一二年五月底,才發表一份聊勝於無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報告書,此舉遠遠未足以回應社會的實際需要和期望。

亡羊補牢刻不容緩

事實上,近年圍繞社會的一連串爭議,包括雙非孕婦、外傭居留權案、限奶令、新界東北發展,以至北區學位不足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是政府過去多年來缺乏人口規劃意識所招致的惡果。一旦未能準確推算日後本港人口發展的趨勢,從而早佔先機及早謀劃,不僅令政府施政陷於被動,只能見招拆招、望天打卦,更會為未來社會埋下不穩定的種子,後果將由我們的下一代來承受。

剛才提到的人口督導委員會報告縱然有所不足,但總算是打開了一扇門;至於今後該如何把握時間亡羊補牢,就要看特首梁振英和他的班子是否能下定決心,為香港未來奠下更好的基礎。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