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擴大灣區跨境醫療 兩地互補不足(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醫療系統雖然位於世界前列,但由於公私營嚴重失衡,公營醫療要提供本港接近9成的醫療服務,但醫護人手往往只佔全港大約一半,故雖然在救急扶危以及嚴重個案處理上表現出色,惟由於等候時間過長,很多市民在等候期間有機會病情惡化而未能就醫。在更好融合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本港怎樣運用兩地的醫療資源,更好地服務本港以至大灣區人民,是兩地政府必須審視的一項政策。

在二十大以及發展大灣區的大前提下,國家非常重視大灣區內的跨境醫療服務。自2019年,國務院就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書中,在綜合授權改革40條中的第35和36條,都是涉及跨境醫療,希望深圳特別能與香港以至大灣區其他城市一起推動跨境醫療,特別強調需要做到國際接軌。

推動內地醫療接軌國際 潛能大

香港和內地醫療體制在很多方面仍有差異,雖然內地在「辦醫」、「管醫」、「行醫」、「就醫」4方面已積極進行改革,但仍與本港有很大分別,正反映香港在大灣區擴展跨境醫療的空間及潛能十分巨大,更可推動內地醫療與國際接軌,本港醫療服務持份者發展機會處處。

在兩地醫療對接上,以往以港大深圳醫院作為其中一個試點,早在2015年特區政府已容許醫療券可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直至最近已有超過11,000名合資格長者曾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動用資金超過3,800萬元,為居於內地的香港長者提供醫療服務選擇;當局應考慮擴大醫療券在內地醫院使用的範圍,令居住在大灣區不同地區的港人,可更有效購買心儀醫療服務。

至於醫療保險制度,內地居民倚賴由國家醫療保障局為內地居民而設的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其中包括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兩項制度,覆蓋率合共達總人口95%以上;而由2020年起,根據《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已把內地生活的合資格港人納入社會保險適用範圍,但由於現時內地醫保在大灣區不同城市的政策有所不同,基本醫療保費以及不同病種的報銷比例亦有異,要為居於內地的港人提供更好保障,當局有必要優化現行保障瓶頸。

促醫保互通 增醫療券使用範圍

況且,部分港人已購買私人醫療保障以及自願醫保計劃,其保障範圍亦能涵蓋大灣區,故要做到醫療保險互通互用,配合醫療券更廣泛使用,才能令內地生活的港人更好運用醫療保障;推而廣之,當局應考慮怎樣令本港居住的港人可跨境使用內地醫療服務。

在兩地醫療差異上,另一難題便是怎樣提升內地醫院水平,以符合國際認可的醫院評審認證。現時國家雖有三甲醫院制度,亦是內地採用的一套高標準認證,但制度仍未取得國際性認可。深圳市已成立衞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發展了一套根據國際醫療保健品質協會(ISQua)標準制定的原則,制定出《醫院質量國際認證標準2021版》,融合了國際與國家標準,並已成功取得ISQua國際認證,相信很快會在深圳以至大灣區推廣;在本屆特區政府首份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亦提出,醫管局會在來年參與這套國際化醫院評審體系的工作,一起推動大灣區醫院能達致一套國際認可的醫院評審標準。

若兩地在硬件上已有充分配合及協調,很多軟件上的配套,例如人才培訓以及專科醫療制度發展,相關目標應該指日可待。現時一些香港醫療制度難於應付的問題,例如罕見疾病醫藥費昂貴,以及一些香港長期缺乏供應的器官移植手術,亦有望透過兩地醫療互補不足,得以迎刃而解。

原文刊於: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1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