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準備買新車或者換車,一定會留意有甚麼新型號電動車推出。如果你決定購買電動車,一定會關注市面上的充電設備是否足夠。
每10輛新私家車 7輛屬電動車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產業急速冒起,加上款式愈出愈新穎,性能愈來愈卓越,電動車逐漸成為新一代車主的首選。另外,為了保護藍天,減少空氣污染,政府近年積極推廣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2021年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綫圖》,引領本港在2050年前達致車輛零排放的目標。
參看數據,2019年全港有1.4萬輛電動車,2025年3月大增至11.7萬輛,短短幾年增加超過7倍,升幅驚人。
現時新落地的私家車,每10輛就有7輛是電動車,筆者在本月中的立法會大會提出口頭質詢,關注市面上充電設施的增速,是否趕得上實際需求。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回應指,截至今年3月,政府已加裝公共充電樁11,180個,其中大約2,000個為快速或高速充電樁。
冀增誘因 全速加裝「高速樁」
另外,政府正為大約7,000個政府建築物泊車位加裝充電設施,截至今年3月,已有4,158個充電樁完成安裝,當中有27個為高速充電,預計今年底可以達成擬定目標。謝展寰補充,由於高速充電樁成本較高,現時安裝的多數為中速充電樁。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投入3億元,推出「高速充電樁鼓勵計劃」,筆者詢問當局會否考慮增加津貼金額,鼓勵商業機構在較缺乏充電設施的地區,加強有關配備,令充電樁更平均分布於全港18區。謝展寰以加油站類比充電設施,指現時各區加油站數目亦有很大落差,「香港地方不大,燃油車也可以跨地區加油而無困難」,又指現階段應先利用市場,盡快安裝高速充電設施,促進競爭。
做好預案 隨時「接通」新科技
「港車北上」漸成風潮,「粵車南下」又即將啟動,有議員關注兩地充電樁標準有異,詢問當局會否與內地商討設施的兼容性,便利兩地駕駛者。謝展寰表示,現時可通過轉接器處理有關問題,長遠則會參照國家未來的標準制定,討論如何與內地標準銜接。
筆者的質詢掀起社會熱議。有汽車專家接受電視台訪問表示,科技日新月異,電動車充電技術也高速發展,形容目前的充電樁只屬第一代。專家續指,內地已走向多元充電模式,包括無綫充電、機械人移動式充電,以及替代固定樁柱的懸掛式充電綫等。技術五花八門,目標只有一個:方便車主。
要進一步推動電動車普及化,向車輛零排放目標邁進,筆者建議當局須做好預案,因時制宜,大膽鼓勵引入各種創新充電科技,並適時「拆牆鬆綁」,簡化審批程序,「接通」最新最高端充電技術,讓電動車在香港暢行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