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投資助發展 儲蓄為未來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不僅推出多項紓緩措施,減輕市民生活負擔;更提出不少投資未來的政策,推動多元發展,為下一代及香港未來發展做好準備。可以說,這份《預算案》是司長上任八年以來,最全面、最具遠見的一份。我期待有關的措施盡快獲得立法會通過,令市民早早受惠。

雖然經歷了不平凡的二○一四年,香港只錄得百分之二點三的全年經濟增長,是六年來的新低,但庫房預計有六百三十八億盈餘,財爺在如何有效分配資源上顯然花了不少心思。首先,他封了三百四十億元的「大利是」支援基層和中產,讓全港大多數市民及打工仔分享經濟成果。

分配「大利是」花心思

然而,不少市民可能都將目光聚焦於財爺的「派糖」措施之上,或許忽視了他在推動經濟發展,以及長遠問題上的承擔。隨着環球經濟環境日趨複雜,低速增長的格局不會大變,而地緣政治緊張,本港的經濟同樣受拖累;加上去年的違法佔領行動後,外地訪港的商務活動及旅客數字都有所下降。就此,財爺推出多項支援措施,包括寬免受佔領行動影響的五大行業的相關牌照費,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及向「中小企市場推廣和發展支援基金」再注資,並撥款予旅發局、新聞處及投資推廣署加強海外宣傳,相信均可穩定本地企業的發展,並改善本港的國際形象,恢復海外投資者和旅客對本港的信心。

此外,《預算案》中亦有鞏固傳統優勢行業,開拓新興產業,為不同行業培育年輕後備人才的項目,投放更多資源增加年輕一代向上流動的機會。青年是我們社會的棟梁,若我們不作好打算,正如財爺在演辭中所說的,我們的後代可能因我們的目光短視而抱怨我們。隨着未來社會老齡化趨勢的逼近,《預算案》中建議成立「未來基金」作為後備資源,供日後開展關鍵的項目,正正是積穀防饑,投資未來。

不過,即使如何貼近民意,政府的政策往往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胃口,特別是一些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士。縱使他們口中對《預算案》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將來照樣享受《預算案》帶來的各種好處。《預算案》惠及各階層,還望泛民議員不要再拉布而損害全港市民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