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扶貧助弱應該 公共理財須審慎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今年的施政報告在扶貧、安老、助弱方面相當大手筆,包括首次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及將現時關愛基金的一些項目納入政府的恒常資助。據政府初步估計,社會福利開支每年將因此增加逾70億元。本來,在政府財力許可的情況下,幫助有需要的基層市民,是應有之義。然而,當局卻必須注意,這樣做有否偏離本港基本法所規定的理財原則,有否影響政府財政的可持續性。

在扶貧、安老、助弱大手筆

按基本法第107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我認為,在考慮任何公共財政承擔,尤其是涉及經常開支時,必須對該條文以及特區政府的中、長期財政狀況作周全的考慮。當中值得強調的是公共收支要「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以免失去平衡。以2013/14年度財政預算為例,政府總收入預計為4351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20%左右。政府總開支與經常開支預計分別達到4400億元和2913億元,這兩項開支的增幅都遠高於同期名義本地生產總值5.5%的預期增長。若與1997/98年度香港特區政府剛成立時比較,這兩項開支的增幅分別超過一倍或接近一倍,顯示本港政府總開支與經常開支一直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

如今,社會福利開支每年又需增加逾70億元,日後還有可能再增加,難免令市民產生種種疑慮和擔憂:其一,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入息稅及利得稅,難以出現較大的增幅。而社會福利開支卻易放難收,即使香港經濟轉差,政府收入大幅下滑,經常開支也難以減少。同時,隨着人口老化,工作人口減少,稅收大有可能萎縮,社福開支卻反因安老、醫療等費用而飆升,香港將出現結構性財赤的預言就可能並非危言聳聽了。屆時,錢從何來呢?是向餘下的企業和納稅人加稅,或開徵新稅,削弱香港歷來因簡單稅制和低稅率而享有的競爭優勢?是持續動用財政儲備去應付,而不惜犧牲香港的金融和財政穩定?是大量發債,由下一代去償還?我認為,特區政府若決定增加某項較巨額的經常開支,不但要作出較具體和準確的預測和計算,也應該就財政承擔的可持續性釋除公眾的擔憂和疑慮。

提供稅務寬減 減輕中產重擔

即使解決了「錢從何來」的問題,公共理財還需平衡社會各方的訴求。一方面,需平衡各政策組別的需要。以2013/14年度為例,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服務預計佔政府經常開支六成,約達1700億元,社會福利開支更高達560億元,如今若再要大幅加碼,將會導致其他政策組別所佔的經常開支比率減少。另一方面,需平衡和兼顧各階層的利益。社會輿論普遍認為,今年的施政報告相對忽視了中產階層的訴求。儘管特首表示,只要香港經濟繼續發展,就能惠及中產,但畢竟望梅不能止渴,政府對中產階層面對的困難絕不應視而不見:中產人士稅務負擔重,享有的福利少,近年更要面對住屋負擔高企、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增等問題,甚至出現中產階層向下流的現象。我認為,政府必須在隨後的預算案中,提供稅務寬減和退稅等措施,以即時減輕中產人士的重擔。現時,香港的中產人口約佔社會的3成左右,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採納經民聯的建議,及早訂立目標,並配合政策措施,力求本港中產人口比例於10年內達到50%或以上。此舉不但是為了追及世界先進地區的水平,同時亦有助於推動本港社會向上流動並促進社會穩定。

(刊於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