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年賺17億?細行大賺是笑談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自從銀行業以割喉式減價加入與券行爭奪客源以來,本港中小券行的經營環境便每況愈下;若以遇上「冰河時期」則可能太誇張,但絕對是面對著寒冬傲雪。可是,證監會最近公布了行業的經營數據,指C組證券經紀,去年的盈利竟高達17億元,較前年翻了五番,就教一眾中小券行嘖嘖稱奇。難道窮經紀遇上聖誕老人派大禮,自己卻懵然不知,仍在一味喊窮?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忽然變得好環境?

筆者翻閱了證監的調查報告,當中指A組,即巿場成交額最大的首14家經紀,B組(排名15-65位)及C組經紀(排65位以下)去年的盈利,依次分別為32億、40億和17億,而A組經紀的業績是稍為退倒,B組和C組則來個大躍進,盈利分別翻了九倍及五倍。

以C組經紀為例,若再細分當中的收入來源,來自證券交易的淨佣金收入為42.5億元,較前年的33億元,有近三成的增長,但對收入最大貢獻的,則是來自其他收入部分,共達到63億元,較前年的近43億元,多了逾20億元,增幅近五成。反而,自營交易淨盈利只有9.14億元,較前年的9.36億元稍為下降。在扣除122億元的開支後,也就出現17.58億元的盈利。換言之,每家C組經紀行去年每間平均賺了400萬元,每月有30多萬元的盈利。消息公布後,有些議員以為C組經營環境真的不錯,還批評我常中小經紀經營困難是「大喊十」。

但本人接觸了多位行內人士,均對證監調查,發現C組經紀好景一片的結果,大表質疑。因為這與他們日常經營實況完全相反。雖然C組經紀部分確有薄利,但大部分仍是經營困難。要是中小券行是大有可為,就不會出現去年中,一家實力雄厚的本地老牌券行,自動將證券牌交還證監,忍痛結束其長達40多年的證券服務。而一眾的本地中小券行,也不會怨聲不絕。

水漲船高的假象

為了追求事實真相,本人不斷四出求證,搜尋C組經紀「被發現」突然一片好景之謎。幾經細問之下,終於找到些端倪。其實,屬於C組的本地傳統中小券行,近年來已不斷萎縮,代之而來的是進軍本地的內地券行,雖然資本雄厚,但由於在本地客戶不多,交投並不活躍,同被編入C組,卻因其內地企業關係良好,往往有份承包在港上巿活動。而這類IPO的佣金,一般在1-2%,絕非一般股票買賣佣金收入低至0.05%或免佣可比。是故,也就造成C組經紀成交易多了、佣金收入水漲船高的假象。

而且,這從證監調查發現,C組經紀在其他收入方面收益大增,也可印證一番。因為據我所知,有內地資本背景的C組經紀,早便持有部分內地企業的股份,一旦這些企業成功在港上巿,原來的投資即時獲利數以倍計,自然豬籠入水,盈利大增。但這卻與本地傳統中小券行完全沾不上邊。

由此可見,證監這份業界的業績調查,根本代表不了本地中小券行的真實運作情況,大有細分的必要,否則只會誤導公眾,以為中小券行做了「大喊十」,一味呻窮,「禾稈冚珍珠」。故此,報告顯示中小券行風光好,恐怕只是馮京作馬涼,只能視作笑談,且是笑中帶淚之談。

請為中小行拆牆

我希望政府和證監,要積極扶持本地的中小券商,為他們拆牆鬆綁,要改善過分的規管。例如,證監會在執行財政資源規則(FRR)下的速動資金規定時,可作彈性處理,讓券商在為客戶提供IPO融資時,如超額認購在20倍或以上,就該超出認購部分不用備有5%速動資金,讓券行可在不增加巿場風險的情況下,有更多速動資金應付其他的IPO申請,否則只會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變成大戶專利,中小券商商機有生意也無法做。

此外,原定今年初實行的CEPA10,至今仍未有細則公布,而我則期望有關的操作,能予大中小券行同等的參與機會。另在促成內地資金自由行方面,特區政府應再加把勁跟內地政府商討,才能為本地的券商帶來新機遇,為他們注入生機和商機,讓他們可以健康地成長起來!

(刊於  經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