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孩子眼睛不應成犧牲品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早前有一份中學校報相約筆者做專訪,當日負責採訪的三位同學,身穿筆挺校服,外表醒目、彬彬有禮之餘,更人人手持一部平板電腦,裝備比我還專業;但筆者留意到,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戴着厚厚的眼鏡。至訪問完畢閒談期間,才知道他們同班同學中,十之八九都是近視一族,部分更是大近視,因嫌眼鏡太重太笨重,早已轉戴隱形眼鏡。

其實不僅發育中的青少年,就算是「人仔細細」的小學生,鼻子上架着厚厚眼鏡的,今時今日亦大不乏人。按理工大學去年十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推斷,本港九歲及十二歲學童的患近視比率分別約為一成及七成,平均度數為二百一十一度,較○六至○九年同類調查的一百四十五度顯著上升;至於度數超過六百度者,亦由百分之四增至百分之五點二,這幾年智能電話與平板電腦迅速大行其道,或許與此不無關係。由於兒童視覺的發育一般要到八歲才徹底完成,在這段期間若過度使用電腦,容易導致近視問題提早出現;患上近視的年紀愈輕,意味着將來度數加深的幅度會愈大,容易誘發視網膜退化、黃斑點病變及青光眼等嚴重眼疾,情況值得關注。

南韓國小二年禁用板腦

隨着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產品的迅速風行,電子熒幕已取代了書本和電視,成為了年輕一代日常接觸最多的媒介。近年電子教學和網上學習在本港學校也愈來愈普及,有小學更已率先推出電子書包計畫,以完全取代傳統紙張印刷的課本,同學們每天只需帶着一部平板電腦上學。政府每學年亦向公營中小學提供由十七萬元至五十八萬元不等的「資訊科技綜合津貼」,並分別在○八年及一○年向學校發出一筆過共二點五億元的資助,幫助其提升校內資訊科技設施和購買電子教材。教育局更在一○年耗資近六千萬元推出為期三年的「電子學習試驗計畫」,邀請六十多所學校參與;局方並在去年六月開展了「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畫」,以協助具潛力的開發商編制電子教材,日後在部分學校進行試教。

儘管電子教學在香港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學校愈來愈倚重電腦和網絡媒介來授課,已經是大勢所趨。針對近年學校教科書經常改版和不斷加價,不少家長亦期望透過推廣電子教學和網上教材,能有助減輕子女教育開支的負擔。不過,筆者認為當局在推廣電子化學習的同時,也必須關注學童的眼睛健康,包括透過制定指引和加強公眾宣傳,呼籲學校和家長留意保護學童的眼睛,防止我們下一代的視力成為資訊科技普及化下的犧牲品。事實上,一些海外地區在推廣電子教學時,也關注到學童眼部健康,例如南韓雖然擬於二○一五年全面推行電子書包計畫,但為了保護幼童的視力,故規定國小二年級以下不得使用平板電腦上課。當地教育部門並成立專家小組,評估電子教學對兒童視力和身心長遠所可能構成的風險,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