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妥善規劃社區避免公屋「孤島化」 (張俊勇) – 評論文章

政府日前就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首階段基建工程刊憲,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首階段主體工程撥款,下半年為首階段範圍展開收地清拆工作。這兩個發展區總面積達612.5 公頃,當中近五成土地保留作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綠化地帶、農業等,實質發展土地320 公頃。當局表示,新發展區建成後, 將提供72,000 個房屋單位(近七成為公營房屋),為約19 萬人提供居所,亦預計帶動逾4 萬個就業機會。

兩個發展區在2008 年重啟規劃和諮詢,期間遇過不少阻力,甚至引發衝突。政府計劃首階段工程須收回68 公頃私人土地,以及清理100 公頃政府土地,18 個祖墳和2 個金塔。既然政府抱有「迎難而上」的態度,提出一系列補償措施,例如新發展區內的的私人土地將以甲級特惠津貼作出收地補償等方案,由此預計為進行收地清拆的補償費用逾133 億元。筆者寄語政府在未來規劃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時,更應妥善處理,做好規劃及統籌工作。誠如政府公佈古洞北和粉嶺北將提供近七成公營房屋,相信未來在規劃上亦會有新公共屋邨的落成,惟政府過去新建公屋(如水泉澳邨)卻受市民批評,指社區配套嚴重不足。筆者相信,未來新建公屋供應單位會以核心家庭為主。

筆者建議政府在規劃上,除增設綜合休憩用地如公園等讓兒童嬉戲外,亦需兼備長遠的發展目光,並預留足夠土地發展青年社區設施。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動力,目前多區仍舊缺乏支援青年發展的康體設施。在古洞北和粉嶺北的新發展區內,建議政府可考慮預留土地增設社區會堂、表演場地及體育館,提供公共空間以培育青年的多元發展。同時,政府應拋棄過往的框框,例如,因應圖書館佔地空間較大,而政府正積極發展智慧城市,新發展區可考慮仿效尖沙咀海傍的做法,增設自助圖書站,提供24 小時圖書館服務,讓未來區內青年可以隨時借書及還書,培養該區青年的閱讀興趣。政府應吸取過往新公屋配套不足的教訓,收集該區人口年齡分佈情況等數據,從而規劃相關青年社區設施,避免新公屋「孤島化」的出現,真正打造古洞北及粉嶺北成為適合家庭、青年居住的社區。

(刊於香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