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將至,又到外遊的高峰期。香港既是市民外遊的起點,亦是全球旅客的聚集地。旅遊上的往來能夠拉動經濟,在這個暑假檔期,我們的魅力之都——香港完全有潛力釋放耀眼光芒。
香港「盛事之都」的金字招牌正熠熠生輝。從緊張刺激的體育競賽,到星光熠熠的演唱會,再到即將在暑假到來的漫畫展和書展等展覽,一連串精彩活動必將吸引眾多旅客慕名而來。我們需思考如何讓訪港旅客賓至如歸,盡情消費。
可喜的是,香港的魅力正透過小紅書等平台廣泛傳播。無論是維港夜景的絢爛、太平山頂的壯闊,還是街角巷弄的地道美食,都成為吸引遊客前來「打卡」的熱點。
最近,更有內地視障網紅來港,親身拍攝在港經歷,盡顯香港人的熱心幫助、充滿人情味,甚至被網民形容為香港最佳的文旅宣傳。這些自發形成的宣傳,印證了香港獨特魅力的持久吸引力。
但要讓旅客真正留下來、反覆來,單靠景點與盛事還未足夠。「夜香港」是待激活的關鍵拼圖。夜市,幾乎是每位旅客行程中的必選項。回憶兒時的大笪地,那熙攘的人潮、誘人的糖蔥餅、叮叮糖香氣、還有那帶着煙火氣的「走鬼檔」,構築了多少港人溫馨的記憶?反觀當下,諸多條例雖保障了安全衛生,卻也無形中削弱了那份令人眷戀的市井溫情與人情味。
我認為是時候為夜經濟「拆牆鬆綁」。在堅守安全衛生底線的前提下,能否賦予規則更多彈性與「人情味」?例如,在指定區域、特定時段探索簡化攤檔牌照申請流程;放寬對特色小食車或創意攤位的部分規管;甚至考慮在周末或假期前一晚延長部分公眾娛樂場所的夜間營業時間。這些舉措,旨在為夜市的復興創造更寬鬆、更友好的發展環境。
夜市不僅售賣商品,更販賣獨特的文化體驗。它承載着集體回憶,是城市活力的溫度計。重振「夜香港」,需要政府展現智慧與決心,在規範與活力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當璀璨燈火點亮維港兩岸,當誘人香氣彌漫夜市街頭,當歡聲笑語充盈城市夜空,這才是「東方之珠」該有的模樣。把握暑期良機,推動夜市重生,讓香港的白天與黑夜同樣精彩,讓這顆明珠在全球舞台上持續綻放獨一無二的奪目光華!
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