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區議會可考慮 委任直選雙軌制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基本法》第97 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區議會就藉此成為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其責任是向政府反映基層民意、督促改善地區行政。

區議會趨政治化 掩蓋民生議題

然而,這個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日趨政治化,近年來區議會選舉中的政治議題掩蓋了真正的民生議題,最後導致2019年黑暴下產生的區議會被「攬炒派」騎劫,很多「攬炒派」區議員只搞破壞、不理民生,有些更大肆宣揚港獨。

隨着選舉制度的改革,此時乃適合時機進行地區行政制度改革,改變現有的政治凌駕於民生的選舉模式,固本清源,使區議會回復到原來服務於地區民生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如何做到區議會回歸成為市民與政府的「連心橋」、集中做好民生,乃民心工程的重要一環。

區議會的改革勢在必行,若重啟部分委任議席,推薦德才兼備的專業及愛國人士治理社區,能真正提高社區改善民生規劃的質素。在未來的區議會中,政府可考慮重設委任及選舉雙結合的制度。2016年以前,區議會一直有委任制度。委任制度為社區領袖和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及不同經驗的人士,提供一個服務社區的渠道;委任區議員與民選區議員在區議會民生工程的參與,有互補長短之效。但於2012年,政府為了政改獲得泛民同意,決定自2016年起取消所有委任區議員的議席。論整體質素,委任、直選並存的區議會,比2016年全面民選區議員要高。

兩制並行 培養新生代人才

人才來源方面,區議會亦可考慮委任來自大學和各專業,以及分區委員會、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中,一些具適合專長的委員加入。長期服務社區的優秀人才,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服務社區經驗,對了解民情很重要。但人才來源不能太單一,也可考慮一些有不同專長的人士加入,如規劃、藝術均可。

另外,仍有許多年輕人希望投入服務社群,我們可以通過維持委任直選雙結合機制,有部分議席由委任產生,部分則由直選產生,讓有志參與社區管理的人才,透過選舉加入區議會,令服務區議會的人才專業化、多元化,讓社區居民有機會選賢舉能,培養新生代服務社群的人才。

從施政及管治角度來看,過去的區議會選區劃得太細太窄,這樣會造成「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yard)。當區區議員大多基於本區民生的考慮,往往在細微的民生工程爭持不下,以致社區矛盾很大,拖慢甚至拖垮社區規劃發展。日後的區議會可考慮擴大選區範圍,加強區議會對提高民生工程的規劃視野與效率。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