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加人工非萬能 輸外勞吸人才可雙管齊下 (吳永嘉) – 評論文章

本港缺人是不爭的事實,人才短缺、人手不足影響社會運作和企業的經營活動。根據政府於2019年發表的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預計在2027年可能會出現約17萬人的人力短缺,其中70%屬中學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力短缺。有人說「加人工」就有人做,事實是不是這樣呢?這讓我想起國家明令禁止「996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僱員需要工作與家庭生活有一個很好的平衡,世界上的大趨勢是減少工作時數,例如有西方國家試行四天工作制,或者增加「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時間。試問一下,人手短缺是否又可以單純由提高薪資就能夠解決?而提高了的薪資這部分的成本是否又會轉嫁給社會,最終「谷高」通脹呢?值得大家三思。千萬不要以為加人工是萬能的,而不去真正面對缺少人力資源的事實。

又有人說,隨着科技的進步,很多職業將來會被人工智能機器人所取代。但不要忘記,科技再進步,都需要人力的參與。舉一個例子,汽車界的科技巨企Tesla一直在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但目前都未能真正做到解放司機的雙手。因此,運輸行業仍然需要大量的職業司機,如果司機人手不足,我們的小巴、的士,甚至旅遊巴真的可以「無人駕駛」嗎?而我們一直關注的高齡駕駛者的現象是否又會長期存在呢?

日本新加坡審批程序更精簡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今年2月的研究,日本、新加坡和美國這些已發展經濟體,都面對不同程度的勞工短缺問題,不但一直有透過輸入勞工計劃輸入中低技術工人,近年亦因應當地情況的變化進行政策檢討及/或更新。日本和新加坡似乎設有較為清晰的審批準則,而且在審批過程中不須進行外部諮詢,也不須就每宗個案的具體情況逐一考慮。這種實施模式或可令程序更精簡,尤其是新加坡的例子。美國的做法與香港相近,當地未有為輸入勞工計劃預設行業清單,並要求僱主在申請獲批前證明在當地招聘有困難。

本港的「補充勞工計劃」自1996年起實施,有助僱主填補技術員級別或以下的職位空缺,然而該計劃並未被廣泛使用。近年獲批的個案數目較為有限,在2003年至2021年期間,每年平均獲批的申請只有1,900宗,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我相信是因為計劃的申請程序繁複,審批冗長,而且要過「勞顧會」這一關殊不容易。大家都知道,輸入非技術/低技術工人的申請通常不獲考慮,而特定工種(例如初級廚師、髮型師)亦不包括在計劃內。

應按行業實際需要輸入外勞

有見及此,我們要在設立清晰的人才清單與整體性輸入大量的中低技術工人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參考上述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的做法,發展出自己一套高效率的引進人力資源的措施。特區政府新推出的招攬人才措施無須預先獲聘,以增加整體人才供應為目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但亦應該嚴格把關,不能過於寬鬆。

最後,我想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在不影響行業質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應按行業實際需要輸入外勞,並將「補充勞工計劃」範圍擴大至所有受人才短缺影響的行業。因應不同的工種和不同階段的大型工程,訂立可考慮輸入外勞的清單,並委託行業專業組織,負責清單的更新管理和統籌分配名額。同時,將「科技人員入境政策」、「人才清單」等政策延伸至工業技術人才。

第二,盡快落實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的便利兩地商務和高端人才在灣區流動的措施,並考慮盡量擴大受惠的人才類別,包括非中國籍港人及獲得香港公司從境外聘請的專才(非港人)等,便利研發、培訓及會議等商務活動的進行。設立「創新科技夥伴計劃」和「創新科技人才交流平台」,推動粵港兩地跨境科研和人才合作。

(刊於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