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八項建議大部分獲採納
經民聯歡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通過八項政策措施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今日(3月1日)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會後宣佈會議通過八項政策及措施,包括對港澳高端人才實施稅務補貼、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擴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的適用範圍等。有關八項政策與經民聯早前向中央和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方向一致,經民聯對新措施表示歡迎,認為有關政策措施將為港澳人士到大灣區投資、創業、就業和生活帶來更大的便捷,進一步促進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助香港更快更好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政府公佈八項措施 經民聯早前建議
1. 修訂個人所得稅183日的計算標準,逗留不足24小時不作一日計算。 獲得採納:

進一步與內地商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的落實和特別豁免安排,並積極研究減輕在內地有常設居所港人的稅務負擔。

2. 大灣區將對港澳高端人才實施稅務補貼,退回兩地稅項差額可免徵個人所得稅。 獲得採納:

向中央政府爭取,先行先試,參考前海和橫琴的做法,為到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地方發展的港人,提供特殊稅務優惠或是補貼與香港稅率的差額,以鼓勵港人到大灣區發展。

3. 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建立一站式宣傳與相容平台,支持香港平台創業者到大灣區發展、落戶。 部分採納:

廣東省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設立「青年創科計劃」,為有志創科的青年提供合適的發展土壤,如為兩地合資格的青年提供創業資助、企業配對方案等。

建立「創新科技人才交流平台」,推動跨境科研合作。

4. 廣東省9市的青年政策適用於港澳青年,包括租金補貼,創業支援等。
5. 允許港澳高等院校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 部分採納:

提供明確管道供香港高端創科專才參與國家項目,同時讓上游的香港/深圳創科企業與下游的珠三角生產供應鏈結合配對,協助兩地企業尋找合作夥伴和解決業務困難。

兩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合作開設相關的博士訓練及博士後研究計劃,重點培育科研人才,推動創新及科技產品盡快面向市場。

6. 大灣區出入境便利化,擴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的適用範圍。 獲得採納:

現時國務院推出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符合申領資格的港人只有約50多萬,絕大多數港人都未有受惠。建議對目前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進行升級,增強若干功能,包括身份證明、金融、公交、工商登記、參與志願活動積分、醫保社保等不同功能。

7. 分階段落實港澳非營運小汽車經港珠澳大橋往返內地。 獲得採納:

允許港人申請駕車通過港珠澳大橋進入大灣區,讓更多香港居民在持有內地駕駛執照,以及已購備有效的內地法定汽車保險的前提下駕車北上,既為香港車主提供方便,又可以增加港珠澳大橋的使用量。

8. 貨物跨境通道對接的適用範圍擴大,例如擴大跨境一鎖的適用口岸。 獲得採納:

長遠考慮實施港澳貨物進入廣東免檢過關,使貨物流通更加便捷高效,並探討成立運輸基建協調中心,推動資源合理運用。

優化現行的電子無縫清關,進一步完善人貨通關安排,探討由人貨分檢改為人貨合檢。

經民聯早前因應《規劃綱要》的出台,呼應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五大總體戰略定位,提出發展「兩園兩城」的建議。倡議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香港青年創業園」、「香港創科園」、「香港商業城」和「香港長者生活城」。

除了「兩園兩城」,聯盟因應《規劃綱要》提出的五大總體戰略定位,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以下主要建議: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粵港澳三地共同制定大灣區創新科技發展規劃和設立大灣區科技創新委員會,匯聚三地創新科技部門、區內創新科技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等;設立「創新科技夥伴計劃」和「創新科技人才交流平台」,推動跨境科研合作。

世界級城市群(基建互聯互通):設立高層級、跨城市的交通管理機制,統籌規劃較大區域的公共交通;著力探討現有港口、機場、大橋的資源整合及利用;探討在其他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可行性;進一步增加粵港商務車車牌配額和降低申請條件;允許港人駕車通過港珠澳大橋進入大灣區。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市場」,最終實現灣區內的要素「全流通」;進一步拓展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包括ETF通、商品通、債券通南向通和新股通等),放寬香港金融機構在大灣區的執業限制。

優質生活圈:構建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對目前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進行升級,加入更多功能;擴大港澳居民「跨境福利」的適用範圍;將「醫療券」使用範圍擴展至大灣區醫院或診所,完善跨境救護車服務;為長居內地的香港長者提供來往香港和內地的交通津貼;提供優惠政策鼓勵香港大專院校於大灣區開設分校等。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由廣東省政府牽頭,爭取大灣區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東南亞港口達成聯盟,促進貨物進出口便利化;推動中央支持前海以及南沙、黃埔、鹽田、高瀾等大灣區港口以香港為藍本,實行國際通行的自由貿易政策和更高標準的貿易監管制度;加強向「一帶一路」國家推廣大灣區旅遊和文創產業等。

經民聯期望特區政府採納更多我們的建議,並在下一階段積極與內地相關部委跟進,盡快爭取可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