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中西醫攜手抗疫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十年過去,沙士帶給世人的陰霾未過,筆者對於當年為市民無私奉獻甚至犧牲的醫務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可是十年過後,無論是去年底在中東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或是最近內地發生的連串H7N9感染個案,均讓不少香港人再次回憶起十年前驚心動魄的一幕幕。當年沙士期間,本港以及內地的中西醫學專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對抗疫情:西醫一方面專注處理即時危急個案和拆解病源
,中醫則擅長為市民提供增強身體抵抗與免疫力的各種藥方。對公眾而言,面對內地新一輪禽流感疫情的蔓延,相信最希望的就是見到中西醫能再次互補長短、攜手合作。

人盡其才 互補長短

雖然目前醫管局與非政府機構及本地大學以協作模式,在全港開辦了十七所公營中醫門診診所,但由於未能安排病牀或住院服務,故所提供的治療範圍始終是有限的。

現時本港共有三所大學提供中醫學位課程,眾所周知,臨牀實習是培養高質素醫療人員的關鍵環節和必經階段;可是,由於我們缺乏一所正統的、綜合性的中醫醫院,本港中醫科學生一直以來都只能到內地實習,此舉嚴重制約着他們的臨牀實踐機會。一所完善的綜合性中醫院,不僅能為病人提供全天候住院服務,更能為本港中醫藥界的教學、科學與臨牀研究,提供一個堅實的平台,從而與西醫界產生協同效應,中西合璧互補長短,為對抗新病症共謀對策。

籲多支援中醫藥業

近年本港公營醫療服務面對人手和資源不足可謂公認的事實。筆者一直認為,政府既然坐擁巨額盈餘,實在應更大刀闊斧地增撥資源予公營醫療系統;但與此同時,中醫藥業界這幾年來一樣是歷盡風雨,問題不容忽視:先是本地中成藥業在適應科學化檢測和註冊上缺乏有效支援,面臨很大困境,繼而本港唯一的賽馬會中藥研究院被逼解散,令業界失去重要科研後盾,再到近期浸會大學前李惠利用地興建中醫院的計畫瀕臨觸礁,打擊可謂一浪接一浪。本港中醫藥業作為一個繼承中華幾千年文化積澱、曾救活無數人的專業,惜一直被排擠於主流醫療體系之外,實在是廣大市民的損失。中醫藥業陪伴香港人成長,加上市場前景優厚,不僅本港市民對中醫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就連內地人對港產中醫藥產品也是趨之若鶩,故不論是從市民的健康角度出發,或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當局都應予本地中醫藥業更多的支援。特首梁振英在年初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以集中研究政策措施,發展中醫中藥業,相信當局對扶持業界發展是有誠意的。

筆者和廣大市民一樣,最期望看到的就是中西醫學界能在香港互相輝映,為本地的醫療服務開創新局面。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