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中產中小企 扶助勿手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周出爐,財爺曾俊華早前預告,《預算案》將會「減糖」,並會逐步取消一次性紓困措施。然而,目前外圍經濟仍然未明朗,中小企乍暖還寒,政府的扶助與支援不能「手軟」;中產人士交稅多福利少,政府亦應盡量與他們分享經濟成果。

現時香港約有三十萬家中小企,佔全港私營企業九成八,合共聘用了大約五成的總就業人口。因此,政府扶助中小企,無論是對促進本港經濟,還是保障千家萬戶的生計,都至為重要。

表面風光環境仍嚴峻

可是,傳統的中小企,近年受到全球經濟波動衝擊,加上面對租金及工資等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即使定單情況稍有改善,也只是表面風光。如果缺乏政府支援,經營環境依然是十分嚴峻。

我期望,《預算案》能夠繼續提出扶助中小企措施,包括向中小企退還部分利得稅,上限宜與去年相若;延續「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的優惠;通過專項基金協助香港企業升級轉型;以及通過出口信用保險局加強對中小企的支援等。

至於中產人士方面,不少社會人士認為,上月推出的《施政報告》,聚焦於扶貧政策,因此期望《預算案》能夠有針對中產的好消息。事實上,中產交稅多福利少,既要供樓或租樓,又要供養父母和子女,還要應付龐大的稅務和醫療開支,擔子絕對不輕。我期望政府能盡量支援中產,除繼續提供差餉寬免外,亦能夠退還部分薪俸稅、增加供養父母及子女免稅額,以及提供醫療保險稅務優惠等,以照顧中產的需要和紓緩中產的壓力。

創造機會提高競爭力

當然,中小企與中產人士,並非單單期望政府「派糖」,他們更期望政府提供好的環境和機會,為他們創造財富。因此,政府應以全局眼光,推出更多具針對性的措施,提升中小企的競爭力,並推動中產人士向上流動。

現時不少香港中小企希望打入內地市場,但隨着內地消費者的判斷力日漸提升,價格不再是他們購買貨品的唯一考慮,政府應通過不同形式的資助,鼓勵中小企加大科研投資,提升技術水平,促進品牌發展和服務升級;政府亦應提供更多有利的營商條件,推動經濟及產業多元化發展,讓中產能夠向上流動。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