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香港及內地企業商貿代表團,完成對卡塔爾及科威特的訪問行程。這是特區政府繼前年後再次聚焦中東地區,標誌着香港與中東的合作從初步接觸邁向深度共贏。此行成果豐碩,共簽署59項合作備忘錄及協議,放寬免簽證安排,並首次實現「香港、內地、中東」三方合作模式,凸顯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關鍵角色。
中東地區憑藉其能源資源、龐大財富基金及連接歐亞非的角色,成為全球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卡塔爾的「2030國家願景」與科威特的「2035國家願景」,均以推動經濟多元化、科技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目標,與香港的金融、專業服務及創新科技優勢高度契合。此次行程的特色在於政商協同效應,代表團匯聚香港與內地企業,合作範疇突破傳統經貿,延伸至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技術、文化藝術等領域,並透過香港護照免簽證安排、人才交流計劃等民生措施,為雙邊關係注入人文溫度,奠定長遠互信基礎。
當前國際局勢動盪,美國政策反覆,以關稅作為棋子,肆意操控全球經貿網絡,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全球營商環境的不確定性陡增。在此背景下,香港更需積極開拓多元市場,而中東市場亦成為突破困局的關鍵。
是次訪問成果可概括為制度、產業、關係三重升級。制度層面,香港與卡塔爾完成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談判,並啟動「認可經濟營運商」互認安排,為雙邊貿易掃除壁壘;產業層面,金融科技、Web3、新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協議,為經濟注入新動能;關係層面,我樂見特區護照可以免簽證訪問卡塔爾30日。較原先的落地簽證安排,更加便捷,進一步拉近民間紐帶,擴大「朋友圈」。這些成果不僅鞏固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地位,更體現「一國兩制」下香港聯通內地與世界的獨特價值。
此次中東之行,既是香港積極發揮「超級聯絡人」的優勢,亦為國際社會展現「一國兩制」的生命力。香港未來應該積極拓展與海合會成員國的合作,把握中東尋求多元投資的機遇。面對風雲變色的全球格局,香港當以靈活創新、開放共贏的態度,繼續書寫東方之珠的璀璨篇章。
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