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中央的「三點希望」(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三月是全國兩會召開的時間,會議既總結國家過去一年的發展狀況,亦對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目標作出預判,從而集思廣益,令國家的發展穩步前進。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在參與國家事務的同時,向國家領導人反映香港發展的具體情況、研判形勢,也是我們必須肩負的責任。

全力支持特區發展

早前,全國人大委員長、港澳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在與港澳委員的會面中,具體提出了中央的三點希望。包括:第一,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增進團結;第二,要在法治基礎上推進政改;三、凝神聚力,不斷提升港澳自身競爭力,不斷改善民生。從張委員長的說話內容中,我深感他以及其他國家領導人,對港澳地區的社會現狀等各方面情況十分了解,也反映了中央一直以來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並全力支持港澳特區的發展。

然而,從張德江委員長的「三點希望」中,也正正體現香港社會目前面對的幾大困難。首先,行政立法關係僵持,特區政府在議會內所獲得的支持不足。某些重大議題往往是「鋪鋪清」,一些政黨甚至公開表示以投票取向作為籌碼向政府「叫板」甚至是「交換條件」。雖然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任何政策問題都應以香港的整體利益出發。愛國愛港陣營更加應在這方面團結合作,求同存異,摒除「會哭的孩子有奶食」的心態。

政改不能另搞一套

其次在政改問題上,中央領導人已經多次重申中央抱着最大的誠意推動二○一七年落實普選,但某些原則是必須堅持的。包括:一要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特別是香港只是中國的其中一個特別行政區的地位;二要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張委員長也特別提到,「高度自治」並非完全自治,政改問題不能自己另搞一套,一定要在《基本法》的基礎上討論。而且,世上並沒有絕對及唯一的民主模式,其他國家和地方的模式只能參考,不能照搬。

目前,政改討論已經展開,隨後的討論聲音恐怕會變得更嘈吵、問題更趨複雜。因此,政府須致力提升競爭力,維持經濟穩步增長,努力改善民生,為政改營造和諧討論的氛圍,以達致經濟、政制共同發展,市民生活不斷改善。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