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城市美容師」唔啱聽? (梁美芬)

最新公布的施政報告,政策重點是解決房屋問題。面對市民置業安居的強烈訴求,特首梁振英在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罕有地連續用了幾個成語:分秒必爭、寸土必爭、「全民搵地」、大興土木。可以想像,未來幾年,建造業界將肩負起完成政府建屋目標的重擔。

或許,土地擠一擠還是有的,但是,在土地上建屋,如果只有資金、建築材料,沒有建造業工人,「萬丈高樓拔地起」將成為空話,「安得廣廈千萬間」也會是絕響。

行業老化必須提高認受性

不幸言中,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面對日益龐大的建屋量,建造業人手短缺問題卻愈來愈嚴峻。根據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數據顯示,最近數月50多間本地建築工程公司,平均有20%職位空缺,包括建造工人、技術人員、工程師等。另外,香港建造商會也指出,由一○年至一二年,建造業只有二千多人入行,難以應付行內每年八千至九千名技術工人需求,加上工人漸老化,行內出現「人才荒」。商會建議業界積極吸納新血,期望未來每年可增聘六千至七千名40歲以下的新血入行。

過去三年,筆者「落區」時經常接觸到建造業團體及成員,他們對業界人手短缺、人手老化、青黃不接、年輕人不願入行等問題表示非常焦慮。最近,我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向陳茂波局長提出可否考慮改變建造業工人的形象,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並稱之為「城市美容師」。

當時,一些傳媒朋友聽此建議,說摸不着頭腦,其實這個建議來自建造業界的一些代表,知悉我的上一代都是建造業,明白他們的苦況,主動希望我在議會提出有關建議,讓社會及議會、政府考慮,他們還建議「城市化妝師」等稱號。

其實,無論甚麼樣的稱號,均反映業界希望一個名稱更能反映他們這一行,對社會的貢獻。若這些建議「唔啱聽」,也許大家可以一齊為這些建造業工人,再想想一個更恰當的名稱。他們當中亦建議以後全行可以穿制服,以增加社會對他們這一行的尊重與承認。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很樂意為建造業工人再想一個更恰當的稱號。

正名是建造業工人的期盼

2008年5月, 政府推出「資歷架構」,透過七個水平的資歷級別制度,希望為不同行業制訂資歷標準,並提供進修銜接階梯,讓僱員可以隨着工作資歷上升,而行內獲得更高的地位。可惜現時只有16個行業成立了「培訓諮詢委員會」,着手制訂《能力標準說明》及「過往資歷認可」機制,當中尚未包括建造業。

在香港,現行絕大部分的建築工人都是以日薪計算工資,工作並無保障。反觀西歐的「三行工人」都是受平等對待的技術師傅,有制服穿,受社會認同,讓人感覺他們是受社會尊重的行業。因此,建築工人對工作有歸屬感,容易吸引青年人入行。

其實,不論政府還是業界,一直都有推出類似的措施,以釋除公眾對建造業存有的一些誤解,以及改變建造業工人的或多或少的負面形象。例如,建造業議會推出了多項措施吸引中學畢業生、轉職人士、少數族裔人士和新來港人士入行,政府發展局亦聯同議會推出了「Build升」宣傳計劃,提升建造業形象;香港建造商會建議業界實行「先聘請後培訓」、「師徒制」及「周末休息」,吸引人才入行。

過去幾年,為回應建造業界的訴求,筆者上一屆曾多次在議會提出過「城市美容師」的概念,不論是城市美容師或城市化妝師,或其他稱號,只要是建造業工人喜歡及接受,我認為大家應該開放考慮。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幫助建造業工人,讓他們更能獲得社會尊重。長遠而言,只有吸引更多年輕的新血入行,才能解決建造業人手短缺的問題。

在此特別向建造業工人們分享一句「印度聖雄」甘地的話:別人最初會笑你,然後攻擊你,你只要堅持,最後他們便會「尊重」你。

(刊於 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