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一帶一路」歷史機遇 香港工商界再獻新猷 (梁君彥) – 評論文章

「一帶一路」戰略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展戰略,它將引領中國經濟由改革開放時期的「世界加工廠」,進一步提升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樞紐」。如果說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是國家借助歐美先進國家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發展的道路,那「一帶一路」就可視為中國全面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的新發展策略。香港工商界在國家改革開放與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一直以來都發揮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面對「一帶一路」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香港工商界更應順勢而為、揚長避短,發揮更大的貢獻,真正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同攜手推動兩地經濟上一個新的台階。

內地經濟轉型  港商從不缺席

內地經濟經過30多年的發展至今,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增長速度降低、環境污染、產業低端等一系列問題。國家未來不可能也不應該繼續依靠過去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出口導向模式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其中一個重要標誌。在這一輪進程當中,中國將會實施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使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全方位開放型的經濟體系。

毋庸諱言,中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香港擁有的獨特優勢也決定了香港能夠對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歷經30多年,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在各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經從單純的市場推動演進到市場與政府雙重推動的新階段,合作的範圍越來越廣,香港工商界在內地經濟轉型過程中,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在今年的「兩會」上,我就提出了「內地與香港合作協力實踐《中國製造2025》」的政協提案,建議有關部委及廣東省政府支援和鼓勵珠三角地區的港企和民企在供應鏈上升級,推動數字化製造、網絡協同開發等智能製造模式,協助企業向智能工廠轉型,推動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變,同時優化知識產權機制,促使粵港攜手走向國際。

發揮香港所長  為國家作貢獻

從發展角度看,「一帶一路」把中國開放的主對象從歐美發達國家拓展到周邊和絲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正好反映中國經濟從出口導向轉到內外需求、進出並重;從側重加工製造到兼顧上下游產業、工業與服務業更平衡的發展模式。

「一帶一路」商機無限,港商憑着機動靈活,揚長避短,發揮地域、行業優勢,特別是在金融、航運物流、商貿推廣、跨境投資等方面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支援服務,勢必為香港帶來巨大的機遇。

「一帶一路」的成功實施,需要一個連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美、歐、日等主要工業國的「超級聯繫人」。香港正好擔當這個不可或缺的角色,以香港與發達市場廣泛緊密的經貿聯繫,以及大批經驗與實力兼備的港商,必將為「一帶一路」的實施作出貢獻。如此,既可借「一帶一路」之力,鞏固香港支柱行業的優勢,開拓沿線市場,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也可讓香港在世界經濟新秩序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特首梁振英日前接受報章訪問時形容,「一帶一路」對香港的機遇,較30多年前中國改革開放還要大。香港於「海陸空」三大範疇均可發揮所長,向沿線國家「走出去」。我也相信,只要港商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發揮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善用港商靈活應變、適應力強、專業高效等特質,一定可以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可以拓展自身更大的發展空間,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刊於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