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香港無處不旅遊:開拓工業旅遊 (吳永嘉) – 評論文章

5月9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夏寶龍表示,香港旅遊業發展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多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面臨的問題。他還說要樹立「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充分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積極借鑑各地成功經驗,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

全球旅業競爭激烈,香港不能再「吃老本」,必須大膽突破、轉型謀出路。「深度旅遊」已成為旅遊主流風尚,政府和業界都應與時俱進,開闢另類行程,豐富產品種類,方能做到「無處不旅遊」。

深度旅遊 着重體驗長知識

深度遊着重文化層面,旅客要求感受當地獨有文化、了解當地人文歷史。據筆者觀察,深度遊有三大特質——(1)個性化,追求地道:旅客會按個人喜好,願意多花時間走進社區,接觸當地風土人情,零距離與當地市民大眾互動交流。(2)長知識,擴闊眼界:旅客渴望走訪獨特地標,探知歷史,感受當地文化生活,增廣見聞。(3)主題化,專門探索:隨着「主題旅遊」興起,更多旅客要求有目的、有收穫的深度遊歷,拒絕走馬看花。

筆者認為,蘊含文化教育、經濟發展、消閒遊玩於一體的「工業旅遊」( industrial tourism),正好是當下本港深度遊最佳選項之一。

顧名思義,工業旅遊是由工業與旅業融合發展而成的產業形態,工業是載體,文化是精髓,旅遊是形式。工業旅遊極具吸客潛力,根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市場分析報告的推算,2023年全球工業旅遊市場規模折合達129億港元,預計到2033年,市場規模將暴風式增長10 多倍至1462億港元。此外,世界各地亦大力發展這種旅遊,藉此吸客。參考一些統計數據,歐洲工業大國德國每年4億遊客人次當中,逾三成曾參與工業觀光;日本的工業觀光每年吸引約3000 萬遊客人次;台灣現有約165間觀光工廠,每年創造50多億新台幣的產值。工業旅遊,「錢」景無限!

內地近年亦積極開發和支持工業旅遊產業。早於2020 年,廣東省發布20 條工業旅遊精品線路,包括廣州藥醉之旅、深圳匠心智造之旅、佛山陶醉古鎮之旅、河源綠色智造之旅、東莞稻作智造之旅等,涵蓋工藝、重工業以至農產製造業,內容多元化。參看當時官方公布,省內首批工業旅遊資源共有127項,當中工業遺產景觀有19 處、工業博物館有52 間、現代觀光工廠有42 間,既有傳統工業,也有新興產業。

事不宜遲 速納入發展藍圖

身為工業界立法會議員,筆者感受至深!眾所周知,戰後本港工業百花齊放,既有小型山寨廠,也有大規模生產線,僱用大量勞工,不但養活了萬千家庭,還打響了「香港製造」金漆招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盛時期,本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約三成,就業人數更佔全港四成半,是整體經濟的中流砥柱。當年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和電子業騰飛發展,推動香港經濟轉型。香港工廠的黃金歲月,是香港故事重要一章,可惜迄今「工業旅遊」仍未有好好規劃發展。

今天國家聚焦發展高端工業,培育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特區各界亦積極拓展創新工業,繼續撰寫香港工業新篇章。碰上本港旅業尋求突破轉型,開拓工業旅遊正當其時。

去年10 月筆者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本港應大力發展工業旅遊,建議政府帶頭策劃,鼓勵廠商開展專門觀光的生產線,讓海內外旅客近距離接觸香港工業產品生產過程,從而展示香港創科成果及轉化商業應用的能力。當時政府亦認同工業旅遊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強調局方對具香港特色的旅遊路線都願意考慮發展,但指需要旅遊業與工業界互相溝通。

時隔半年,夏寶龍主任寄語香港旅業要積極識變、應變、求變,走高質量特色化之路,大力開發旅遊新路線、新產品。筆者認為事不宜遲,政府應立即把「工業旅遊」納入《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並盡快與各持份業界商議,攜手打造有香港特色的工業旅遊路線,讓本港旅業可持續發展。

工業旅遊可帶來多方效益

(1)傳播工匠精神,保育工業遺產。工業遺產變身景點或博物館,旅客置身其中,「打卡」以外,還有實地參觀。景點可附設專人導賞,弘揚工匠的堅毅精神。

(2)推廣香港品牌,扶助初創企業。走進生產線,旅客可親身體驗「香港製造」如何優質。對尚未廣為人識的初創公司來說,實地參觀是最好的市場推廣。

(3)細說工業故事,鼓勵持續發展。說香港故事,不能不說工業故事。景點除了展示歷史,還可展示各種新型工業,促進創科生態圈持續發展。

對推動工業旅遊的3項建議

一、因地制宜策劃發展藍圖。工業旅遊的用家始終是旅客,開發景點和策劃路線,必須照顧旅客需求。旅客「必看」的風貌,一定是最地道、最獨特的事物。

二、善用創科訴說昔日故事。景點宜多加一點「智慧」,旅客可透過VR(虛擬實境)等科技,「置身」故事場景,體驗「香港製造」的發展歷程。

三、提供經濟誘因推動發展。制定政策後,政府應設立專項基金,鼓勵及資助業界參與,由民間協力推動發展。申請基金條件可列明須聘請導賞員等,創造就業機會。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