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靈活應變抗擊疫情 紓解民困投資未來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採納經民聯早前提出的50多項建議,包括撥款540億元加強控疫防疫工作、派發1萬元電子消費券、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稅,以及推出一系列支援中小企的措施等,其中派發1萬元電子消費券的建議為經民聯率先提出。經民聯對特區政府在現時的非常時期從善如流,廣納民意,頂住財政壓力承擔合共逾1,7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表示肯定和支持。

抗擊疫情是目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詩經》有云:「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面對抗疫物資和設施短缺,社會百業蕭條,經濟發展陷入低谷,不少中小企面臨倒閉,市民生計飽受影響,促請政府繼續及時體察民意民情,以市民的福祉為施政依歸,及時推出紓困措施,切實回應社會不同階層的訢求,一齊攜手戰勝病毒,走出疫境。

適時介入協助業界疫下求存

這份預算案推出了不少值得關注和肯定的措施。本人和業界一直促請當局以「基建先行」及「創造容量」的方式,推動工程業界發展和提升,如今獲得財政司司長採納,措施包括為「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再注資12億元,以提升業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並且將於下年度發行總值達4.5億美元的基建融資證券化產品,以鞏固香港作為基建融資中心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首選海外融資平台的重要角色,從多個層面推動優質基建發展,值得讚賞。

預算案亦提出向建造業議會撥款10億元,支持人力培訓工作,經民聯表示支持。同時,因應未來「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規劃,經民聯要求政府持續有序推出基建工程,並加強人力資源的預測和規劃,以免工程界重複陷入「一時做死、一時餓死」的惡性循環。此外,在疫情之下,工程和建造業界正面臨工作鏈斷裂、供應鏈斷裂,以及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相關部門必須及早檢視,適時介入,協助業界疫下謀求生存。期望政府能彈性延長完工期,對於受疫情影響而未能達至原訂完工進度的地盤,應豁免處分,可以參考過往疫情嚴重時,政府工程獲6個月寬限期的做法。

增撥資源強化本港創科生態

在促進創科和智慧城市發展方面,樂見預算案增撥資源強化本港創科生態,包括支援初創企業發展、成立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預留100億元推動「生命健康」科研等。為了加強大灣區創科合作,我們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大灣區人工智能研究重點基地,重點發展大灣區醫療科研產業鏈和人工智能產業,與「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發揮協同效應,以稅務和租務優惠吸引內地和海外科技企業,以及大灣區和海外科研機構進駐。

另外,由於疫情嚴峻,不少企業和市民無法前往內地處理商貿和民生事宜。期望特區政府加快與內地和澳門研究其身份認證系統與本港「智方便」的合作,例如落實電子證書互認機制,推廣跨境電子商貿,進行網上交易及作出具法律效力的數碼簽署等,達至政務「跨境通辦」,進一步促進互聯互通,利商便民。

綜觀整份預算案,我認為財政司司長已盡了很大的努力,表現出「靈活應變 抗擊疫情 紓解民困 投資未來」的積極取態。然而,由於第五波疫情如今仍在變化發展之中,對本港各行各業的衝擊以及對市民生計和生活的影響,可能仍未完全浮現。特區政府必須密切注意事態的發展,務求不失時機為企業和市民紓困,我們才有更好的基礎,盡快走出疫境,並迎接疫後的經濟復甦。

(刊於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