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在7月舉行,全會《決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戰略性支撑」,包括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意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隨着國家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戰略,及全力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及推進「新型工業化」,本港絕對有必要加快發展職業專才教育,構建多元的創科、工業人才庫,與國家發展戰略相呼應。
去年底發表的《2023年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接納筆者聯同經民聯、紡織及製衣界的建議,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動職專教育,包括提出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預算案》亦破天荒推出「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等措施,足見本屆政府對培育職業專才的重視。
隨着「新質生產力」及國際創科中心建設,香港對各類型的領軍人才和技術人員需求將急增。特區政府宜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進一步發揮香港專上院校的國際化優勢,以及深厚的學術基礎,多管齊下發展好職專教育。
生產力局科研人員 可任講師
第一,應用科學大學是職專教育的重要一環,都會大學早前獲批成為首間應用科學大學,這是個好開始。事實上,職專訓練局旗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具備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飛機工程、土木工程、時裝設計等學士課程,一直廣受學生歡迎,同時院校亦計劃開設「智能製造」等新學士課程,高科院發展方向與本港未來創科發展所需不謀而合。
因此,筆者期望,特區政府為高科院的升格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協助,協助他們早日升格。
第二,生產力局及5所研發中心等半官方機構,具備大批具有實戰經驗及學術水平的科研人才,特區政府可加強推動及鼓勵相關科研人員,到香港都會大學、高科院、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等職專院校,擔任客座、兼任教授或講師,以教學相長的模式,並鼓勵他們持續進修,以培育新一代創科人才為使命,貢獻本港創科建設。
第三,政府要多管齊下、更着力「省靚」職專教育的公眾形象。首先,政府應更積極加強職專教育體系與政府部門、半官方機構及商界合作,為學生牽好綫,提供更全面的實習和就業階梯,讓家長和學生知道,入讀某些職專學科,就可到港鐵、機管局等相應領域的機構工作,薪酬待遇和晉升機會,絕不比傳統學術途經畢業遜色。
銜接學士課程 重塑IVE形象
同時,特區政府應加緊革新和重塑IVE形象的步伐。去年IVE宣布,將資訊科技學科整合成全新的「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筆者認為,IVE可循上述方向,繼續推進這方面工作,做好課程規劃和整合,並與高科院及其他院校的學士課程做好銜接,塑造出更具口碑、使命感、高質量和與時並進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家長和學生選擇職專課程。
第四,筆者非常支持「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以吸引更多海外職專畢業生留港工作。除了要吸引學生「留港」,更重要是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港」讀職專。因此,政府可透過學費和住房補助、推出協助學生適應生活措施,以至考慮為學生提供首3年留港工作免交薪俸稅等誘因,甚至為有意留港的海外職專學生,提供加入法定機構、半官方機構工作的有條件錄取機會,吸引他們來港讀書,在更早階段為香港勞動力注入新血,紓緩及填補本港技術人員不足的問題。
最後,期望特區政府繼續更積極爭取不同地區認可香港職專教育資歷認證,包括更積極與內地溝通,爭取更多學科涵蓋「一試兩證」,協助學生開拓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特區政府宜更積極、更有遠見地,不斷完善和優化本港職專教育職系,協助香港建立更整全更多元的創科工業人才庫,做好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因應未來發展需要,孕育更多人才,並發揮好香港優勢,打造成為國家的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806893/%E9%99%A2%E6%A0%A1%E5%9C%8B%E9%9A%9B%E5%8C%96%E6%B7%BB%E5%84%AA%E5%8B%A2%20%E5%9F%B9%E8%82%B2%E5%89%B5%E7%A7%91%E4%BA%BA%E6%89%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