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以來,先後到訪亞太區內的新加坡、杭州、深圳等高新科技城市;上周更到緬甸出席世界華商大會,是特區成立以來首位到訪緬甸的行政長官;前兩天她馬不停蹄前往倫敦,出席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推廣活動。可見特首上任後,非常重視香港與不同地區的經貿關係,為香港經濟打通「任督二脈」。
香港是細小型經濟體,能發展成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依靠的是自由流通的人才和貿易,穩健的金融和社會制度,出色的服務以及令人信服的法治體系等長處,吸引海內外的企業到此投資,建立廣闊的經貿網絡。
特首早前訪問的新加坡、深圳、杭州等經濟規模及條件與本港相約的城市,了解這些地區的創科產業以及城市管理的模式,目的是做到知己知彼,取長補短,讓香港在發展較為落後的創科發展方面尋找機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加經濟增長點。
緬甸求經濟改革 支持「帶路」
特首上周到訪的緬甸,是東盟的重要成員。東盟一直是香港重要的市場,是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亦是第四大服務貿易夥伴,今年底,香港與東盟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將為香港提供更多及更好的條件進入東盟市場,例如貨物可以零關稅出口往東盟成員國,拉動投資,為港商帶來商機。
然而,經濟發展要以社會穩定作為大前提。緬甸的新政府去年上任,結束半世紀的軍政府統治。面對百廢待興,國務資政昂山素姬亦明白,要實現民族和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要進行經濟改革。
不過,在新政府上任一年多以來,政府軍與地方武裝力量之間的戰鬥和民族衝突並未有效緩解,使經濟改革未能踏上正軌,國民對此亦頗有怨言。但緬甸政府亦意識到,只有與東盟各國加強合作,利用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進一步開放及進行經濟改革,才可徹底改變國家命運。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社會狀況亦未如緬甸般緊張複雜,但香港亦應以此為鑒,避免凡事政治化,令經濟被政治爭拗掣肘,讓發展機遇白白旁落。各界致力維持政治穩定及社會和諧,才能使市民得以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