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牽頭的「土地大辯論」踏入尾聲;社會許多聲音傾向通過填海來取地,特首林鄭月娥亦表態支持填海,以長遠增加土地供應。經民聯一直支持在維港以外的地方填海,我期望政府下一步能夠以創新思維,將大嶼山東部等水域填海計畫提上日程,解決住屋及經濟發展等難題。
填海造地的合適選項
「團結香港基金」近日發表「強化東大嶼都會」計畫的研究報告,建議在香港島和大嶼山之間的中部水域,填海興建二千二百公頃的人工島成為「東大嶼都會」,面積約相等於半個九龍。按照有關構思,人工島上將會有三條道路,連接新界西、大嶼山和香港島西,並有可能與港珠澳大橋和大灣區連接,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事實上,東大嶼風浪較細、水淺適中,加上離中華白海豚和江豚棲息地相對較遠,是填海造地的合適選項。再者,政府可利用建築物廢料來填海,減少開山,同時處理剩餘的公眾填料。當然,政府在諮詢過程中,必須照顧到各持份者的意見,並與內地有關部門合作,制定一個可行的海洋保護計畫。
誠然,香港作為國際城市,除了需要解決住屋問題,亦必須同時平衡工商業發展、文娛康樂設施、教育及醫療等用地需求,未來對土地的需求將有增無減。新建的人工島可為香港的綜合發展提供用地;政府可興建公私營房屋,滿足社會的住屋需要;同時可投放資源打造特色旅遊景點,為香港旅遊業注入持續動力。 其實,填海造地一直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開發土地資源的選項。以鄰近的新加坡為例,早在七十年代經已作規劃,其填海的面積更是原有面積的二成三;無論經濟呈現任何波動,新加坡政府亦沒有卻步,堅持填海規劃,值得特區政府借鏡。反觀特區政府早已就多個區域的填海方案作過深入研究,可是多年來一直未有定案。
迎難而上 盡快達成共識
我期望作為有承擔的政府,能迎難而上,帶動社會去了探索填海造地的方案。填海造地的研議程序需時長,若社會不盡快達成共識,拖延大規模填海的計畫,香港將落後於其他大都市。凡是對本港長遠發展有益的事,政府都要有膽識去推行,堅持以市民的長遠福祉為依歸。
(刊於星島日報)